第109章 學員(第2/3 頁)
種作戰技能的基層軍官。這樣的軍官,才能帶領士兵們打勝仗。我希望你們努力學習,知恥後勇,以天下之憂而憂,做個“好”的軍官,名垂千古,不負中華!”
說到“好”字的時候,王松高高地豎起了大拇指,一直沒有放下。
學員們紛紛鼓起掌來,人人都是面色通紅,這也是忠義軍發明的新的慶祝方式。
演講短暫有力,王松退到一旁,點了點頭。眼前的這些年輕人,朝氣蓬勃,讓他莫名地有些激動。
也許,忠義軍的將來,就在這些年輕人身上。
教官的軍紀演說結束,學員們由外向裡,邁著整齊的步子一個個離開,教場上只剩下了王松等寥寥數人。
“相公,這一期的學員不錯,有很多都是陝西、四川、荊湖各地遠道而來,比如宗老相公的外甥黃中輔,福建的黃公度,四川的虞允文,江西的胡銓,還有吳玠的長子吳拱等人,都是其中的翹楚。”
“吳玠現在是大宋朝廷的一方諸侯,想不到把他的長子也送過來了! ”
王松笑了笑。這吳玠雖然小節有虧,但能撫士卒,同其甘苦,簡素愛民,歷史上抗金有功,和其弟吳璘、其子吳拱,一門忠烈,算是華夏的英雄了。
“遠來都是客,好好訓練這個吳拱,也給吳氏兄弟一個面子。”
王松翻開名冊,繼續看了下去。
“胡銓,廬陵人,28歲,經史百家之學均有所得,通曉繪畫……”
王松點了點頭,指著名冊道:“這個胡銓,可以放入步兵科,測繪方面的才華,可不能浪費掉。”
王松交代了一下,忽然像記起來什麼事情一樣,抬起頭問道:“你剛說什麼,四川的虞允文?”
黃縱點頭道:“相公,正是! 這個虞允文乃是世代官身之家。他的祖父乃是唐朝名臣虞世南,他的父親虞祺乃是政和年間的進士,現在在四川的地方賦閒養病。虞允文幼時聰慧,七歲即能提筆作文,如今剛好20歲,風華正茂,乃是少有的奇才。”
王松微微點頭。現在他敢肯定,這個虞允文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南宋名臣,被偉人譽為“偉哉虞公,千古一人”的那尊真神了。
戰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義勇,南宋第一。虞允文在後世獲得的讚譽實在太高。
“虞允文這些青年才俊,一定要好生培養,將來有可都是民族的棟樑!”
“講武堂”的教育方法,半天時間教授課程,除有關軍事的戰術、兵器、測繪、築壘及典範令外,並增加數學、歷史、地理等,每節課為45分鐘。
典範令小冊子是教授各項軍事動作的準繩。普通知識是為了充實學員的軍事知識,為全面學習各種軍事演習準備條件。
術科訓練,先在操場進行各種制式教練,再到各教練場演習。
野外演習,先由簡入繁,再逐步進入全面聯合演習。劈刺術有護具,騎馬訓練有馬場,炮兵訓練有炮場,工兵有土木工作業場、架橋作業場,爆破演習則選擇不致造成危害的場所。
輔助術科如武術等,都有專業教官。訓練每課多為45分鐘,正式出操訓練一般兩小時,野外演習至少用半天的時間。
科目複雜且遠離學校時,則增加到一至數日。大演習還攜帶帳篷、炊具,在演習地生活。
軍中學員完成半年的不連續的學習後,然後到軍中實習,而民間招書的非軍中學員則有一年的學習時間。實習半年完畢後,返校舉行畢業式。
畢業後,所有學員們會被分發到各軍見習半年。見習期滿,就分配到各軍充當軍官,沒有官階的學員,由最低的軍官做起。而有官階的學員,則會自動上升一級,到新的崗位上任職。
對於那些透過了考試,文化知識低的學員,“講武堂”則是專門請一些“希望學堂”的教師過來,幫學員們進行知識的教授和補充。
至於校長,王松則是當仁不讓。這其中牽扯到的利害,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袁世凱憑藉北洋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陸建章等人,小站練兵,成功統制中華二十餘年,而這些武備學堂的畢業生,也都成了袁世凱北洋軍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蔣光頭憑藉黃埔軍校,一舉培養出了大批心腹軍官,建立新軍,屹立不倒20多年。
每一個大人物的背後,都有一大批的軍中將領甘為鷹犬,衝鋒陷陣,而且忠心不渝。
試想,王松辛辛苦苦建立了講武堂,又如何會把它交到別人的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