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實學(第1/3 頁)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宋朝無論是從農業、手工業、採礦冶煉業,還是造船業、娛樂業,以及財政稅收等,都已經是登峰造極,也根本沒有強化的必要,一切水到渠成即可。
就說華夏的四大發明,三個就發生在宋朝。火藥、羅盤、印刷術,每一項都讓人類的文明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
但宋朝演繹最具特色,後人熟知的乃是以文制武,文臣與君王共治天下。
趙匡胤立誓碑於太廟密室,後世君主祭祀及新太子即位,均須恭讀碑文: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這就不難理解靖康之變時,為什麼都是士大夫之流統兵,武將或默默無聞,或遭掣肘悲憤而死,兵敗亡國,也是不可避免。
宋徽宗趙佶崇寧元年(1102),“三舍法”最後推行至全國州、縣學。這是由學校升貢的開端,舍選與科舉考試並行。行“三舍法”於太學。
“三舍法”,即把太學分上舍、內舍、外舍三個等級。經過考試成績優秀者,外舍生升為內捨生,內捨生升為上舍生。考試成績是上舍上等,可以直接授官,上舍中等,可以直接參加殿試,上舍下等,可以直接參加禮部省試。以三舍生考至某種成績給予考試特權,來表明學校對選官取士的重要性。
崇寧三年(1104),趙佶遂詔:“天下取士,悉由學校升貢”,“歲試上舍,悉差知舉,如禮部試”。“三舍法”仍存於太學。從這年至宣和三年(1121)近二十年間,除個別年份仍特命貢舉外,停止科舉考試,由學校升貢。但宣和三年(1121)又終於恢復原來的科舉考試製度。
只是金人南下,河北河東糜爛,不管是“舉子”、“貢生”,還是“太學生”,凡身在兩河,均是失去了做官從政的資本,只因這裡沒有朝廷,沒有了科舉,代之而起的則是新式學堂。
這也難怪,大多數的“貢生”、“太學生”跟隨大宋朝廷南下,聽說朝廷已經計劃在江寧府開科取士。但是滯留兩河的這些讀書人,卻要去“聚賢館”和傳說中的“中華行政學堂”參加募試,在宣撫司治下的州縣牧民一方了。
這也就說明,即便這些讀書人被應招收取,大多數人也只能從事於民政,文臣統兵的年代,已是一去不返了。
位於班瑞殿旁的“聚賢館”,也是王松海納百川,吸收各人的意見而成。
一旦控制的範圍越來越大,人才的問題就隨之而來。行軍打仗、出謀劃策、錢糧財賦、刑獄辦學,處處都需要能確確實實做事的人才。
幾份簡單的筆試題目,都是大名府最富有經驗的官吏智慧之結晶,經過筆試以後,才進入最後的面試環節。而這一關,則是王松、馬擴、李若虛三人共同把關。
宣撫司在大名府招賢納士,宣撫司和官府的通告遠遠地貼出了城外。運河上的旅人也把訊息灑向了中原、山東,以及兩淮地區。
其他地方的賢士礙於朝廷的面子,也許不會前去應職,河北的名士卻是完全沒有顧忌。畢竟這是生養自己的家鄉,總有一份血濃於水的感情在裡面。
許多名士興致勃勃的前去應徵,最後卻垂頭喪氣地掃興而歸。有些應徵失敗的名士,面子全無,大罵宣撫司純粹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只專注於考核奇技淫巧,而沒有任何的四書五經,詩詞歌賦。
“王松你詩詞冠絕天下,卻不詩詞取士,簡直是王八蛋!”
“學了幾十年四書五經,到頭來還要學那些算學農學之奇技淫巧,王松你也真能想得出來!”
“王松你如此剛愎自用,大失兩河士子之心,此乃不仁不義之舉啊!”
說的還冠冕堂皇,不要口若懸河,能言善辯之輩;也不要只會吟詩作畫、撫琴烹茶的飽學之輩,反而一些精通屯田水利、數算天文,刑名稅賦的、甚至是冶煉匠作的粗鄙之徒,被招了進去。
許多讀書人更是暗自嘆息。年齡的限制,所學知識的差別,考核時實學的優先,讓他們這些曾經的讀書人,無情地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只怕從今以後,“士”就會成為絕唱了。
“大牛14歲,二牛三年後19歲,二人年齡和為40歲時,年齡各幾何?”
“一群人一起種樹54棵,男人種樹數是女人種的兩倍,男女各種樹多少棵?”
“會用算盤嗎,知道賦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