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輿論(第2/3 頁)
“金人滅遼,承其舊制,奉行兩套體制,即女真舊制和漢官制。金朝為勃極烈制度,地方則為猛安謀克官制 ……”
“猛安謀剋制度,即百夫千夫長之制。成年男子平日從事生產,戰時參加戰鬥,兵器、糧食自給自足。百姓一千戶為猛安、一百戶為謀克,謀克為百夫長,猛安為千夫長。萬戶府下轄諸猛安,猛安下轄謀克,謀克之下還有五十、十 ……”
自金人南下侵宋以來,不要說民間百姓,就是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就沒有幾個人對女真人有如此見識。
打了數年交道,打仗也有數年之久,但要說如何對付金人,金人如何之強,整個大宋朝廷,都還停留在表面,無人有更深的認識。
如朝廷“六如給事”李鄴鼓吹金兵如天神的 “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下水為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以及“四盡中書”王孝迪的“男子殺盡,婦女虜盡,公室焚盡,金銀取盡”,這位“破奴”就以不屑的輕描淡語所總結。
“金人之強,士大夫盡畏之如虎,餘謂之時無英雄,使豎子稱雄。倘若中華之士皆有勇氣抗擊番賊,即便人手一杆鏽槍,一把鈍刀,猶能痛擊番賊,驅除韃虜。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敵之責……”
文章還拿忠義軍屢屢挫敗金人作為例子,號召百姓奮起抗爭,不做亡國之奴。
大宋刊印業發達,書坊到處都是,但要說一時達到興盛,廣為流產者,上至達官貴人,下到黎明百姓,就是這幾份薄薄的連載報紙?警世鐘?了。
誰也不知道報紙從哪裡來,這位破奴兄又為何人,朝廷也沒有明令禁止,這報紙畢竟是鼓舞百姓抗金,減輕的是朝廷的壓力。士大夫、地方官員雖然惱羞成怒,也不敢公然抓人,畢竟他們做了這麼多見不得人的事情。
於是乎,那些氣急敗壞計程車大夫們、做賊心虛的貪官汙吏、底氣不足的武將禁軍,只有縮起腦袋,扮起了鴕鳥,裝作聽不見外邊的流言蜚語。
?警世鐘? 或三五日一出,最長也間斷不過六七日,市面上沸沸揚揚,落的是滿城風雨,人人皆知。
“好!好一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敵之責!”
睿思殿中,大宋天子趙桓看著手中的?警世鐘?,不由自主地叫出好來。
趙桓近日的心情不是很好。自從這王松死後,朝廷編練的新軍是一批不如一批。武臣懈怠,文臣不知兵,再加上酷暑時節,金人退去,人人都留戀於絲竹美酒,勤於政事者沒有幾人。
他在朝議上提出趁金人退去,恢復失陷的河間府、真定府,竟招來諸位大臣的一致反對。
這些個文武大臣,尤其是這些士大夫,只要提出恢復失地,就百般阻撓,像割他們身上的肉似的。不過想想也是,打仗要出錢糧,還不是從他們這些大富豪身上出,就難怪他們對此毫不熱心。
“官家,這報紙在東京城可是人人皆知,百姓抗擊番賊的心氣都很高。這對朝廷抗擊金人,可是大有裨益呀!”
旁邊的宦官高問看到皇帝頗為激動,趕緊上前恭維道。
趙桓點了點頭。如今這東京城中,士人、百姓聚集在一起,談的大多數都是這份報紙,聊的也都是其中刊載的內容。
太學生們自發組織起了一場辯論賽事,討論宋、金雙方的優劣,如何克敵。辯論到了最後,雙方誰也不服誰,大大出手,上百人受傷,還有幾人差點喪命。
趙桓不由得搖了搖頭。想不到如今這太學生,也是個個性裂如火,只是不知道,他們打起架來,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不過民間百姓抗金的熱情倒是高漲,這也使得趙桓莫名的欣慰。正如這位“破奴”兄所說的一樣,若是人人奮起抗擊,番賊又豈能猖獗!
“破奴”!只可惜王松死了,否則若是有他在的話,自己又何須日夜擔憂,金人再度南犯。
“這是最新的報紙嗎? 下一期的還沒到嗎?”
趙桓翻看起桌上一疊疊的舊報紙來,這?警世鐘?的連載,他都一期不漏地儲存完整,上面的許多觀點他也會經常和皇后等人討論。有時他也會拿到朝堂上去和大臣們探究,只可惜大多數人都是裝聾作啞,敷衍其詞。
看到皇帝發問,高問趕緊回道:“官家,這是今日清晨買的報紙,最快的也要兩天以後。不過宮裡已經讓外面的人注意了,只要報紙一到,必會馬上買來給官家過目。 ”
現在這報紙紅極一時,若是沒有去早點購買,恐怕會被早去的人買個精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