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為國為民(第1/3 頁)
東京城垂拱殿中,吵鬧異常,皇帝自然是端坐於御椅之上,但說到對朝事的決斷,立於大殿的大臣們似乎更有決定權。
滿朝朱紫,只要一牽扯到戰事,朝堂上必定是爭執不斷,眾口紛紜。
王松宣撫兩河,接連收復河東大部與太原,又解了大名府之圍,朝廷戰事順利,朝堂上似乎更應該喜氣洋洋,一團和氣,但看諸位大臣的表情,似乎朝廷是打了敗仗,馬上就要亡國滅種。
王松上奏,要率兵北上,恢復忻、代、憲、嵐四州,以及岢嵐軍、保德軍,與河外三州連成一片,把女真人趕出雁門關外。
換句話說,王松要率軍北上,和女真西路大軍一決雌雄,一勞永逸。
要知道,完顏宗瀚的西路軍,包含了女真一半以上的精銳,其中最精悍的婁室軍,就在其麾下。王松想要摧毀西路軍,其心之大,皇帝趙桓也是捏了一把冷汗。
朝臣眾見不一,有人罵王松膽大妄為,拿國運當兒戲。也有人說王松兵強馬壯,部下多精銳,可以一試。
“自靖康元年以來,王松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謂是勞苦功高。如今他志在恢復失地,忠心可嘉。”
趙桓微微皺眉道:“如今太原已經恢復,金人糜爛陝西,讓王松揮兵北上,似乎也是無可厚非。”
“陛下,王相公率軍北上,乃是良策。完顏銀術可已是驚弓之鳥,恢復忻、代、憲、嵐四州,以及岢嵐軍、保德軍,易如反掌。臣附議。”
開封府尹李綱首先站了出來。
看到李綱出來,而且是支援王松,秦檜馬上上前一步。
“陛下,女真西路大軍兵強馬壯,精銳十餘萬,勢不可當。王松要調河東忠義軍四萬之眾北上,戰敗了朝廷危矣,若是戰勝了,王松眼裡會不會還有朝廷,尚未可知。”
殿中眾臣都是一驚。秦檜所言,看似言過其實,其實不無道理。大宋一百七十餘載,靠的不就是以文制武的祖宗之法嗎。
万俟卨,這位歷史上曾和秦檜一同構建岳飛的罪魁禍首,上前奏道:“陛下,王松宣撫兩河,創立新軍。百姓只知有忠義軍而不知有官軍,只知有王松,而不知有君王。朝廷宜收其兵權,而以肱骨幹臣代之,才為上策。”
万俟卨的話,讓殿中的大臣紛紛議論起來。先不說万俟卨的話是真是假,王松在兩河,只怕百姓愛戴他,勝過君王。
“陛下,臨陣換將,乃是用兵大忌,臣以為萬萬不可!”
宇文虛中大吃一驚。這万俟卨一張口就是撤換一軍主帥,若是如此,群龍無首的河東忠義軍,如何面對完顏宗瀚、完顏婁室這樣的十餘萬虎狼之師。
他正色道:“王相公統兵之能,獨步天下。女真西路大軍,俱是兇悍暴虐之輩,部卒精銳,甲於天下,非王松親率忠義軍不能抗衡。陛下難道忘了當日女真人圍困東京城的苦楚嗎?”
趙桓心中一驚。當日要死要活,痛不欲生,其中煎熬,豈可言齒!
宇文虛中說的是,即便要節制王松,也要等他收復了失地再說。
李綱抱拳道:“陛下,王松有陳東、馬擴這樣的忠義之臣,皇太子張相公就要宣撫太原,撤換大臣,實是毫無必要。”
“只怕等收復完了失地,王松已做了天下之主。”
秦檜奮然道:“攘外必先安內,豈不知武夫弄權,甚於藩鎮。陛下,還是要早做打算,未雨綢繆啊。”
趙桓微微皺眉,看來朝中兩派,都是要節制王松,只不過節制之法,偏差甚大而已。
“耿相,王松所奏,該如何處置才是?”
看皇帝的眼神轉過來,耿南仲心裡盤算,節制王松,既然朝廷眾臣已經開口,他只要推波助瀾即可。
“陛下,既然王松獨掌大軍,何不派皇太子攜大員北上,以補監軍之職。到時是否發兵,有皇太子和諸位大臣贊畫,協調軍中事宜,王相公也能集中精力,與金人周旋。”
看似為國為民的忠言善語,聽在朝堂上的一般武將耳中,人人都是心驚肉跳,臉色鉅變。
朝中這些朱紫大臣,無一不是文臣,無人不想看王松的好看。這些人到了軍中,王松縱有千變萬化,恐怕也施展不開。
若是有心之人再推波助瀾,來個攜私報復,王松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個難題……
尤其是女真西路大軍,兵精將廣,一旦疆場對壘,這些大頭巾們公心私用……
趙桓微微思慮片刻,點頭道:
“皇太子如今在神武軍中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