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問計(第2/3 頁)
一老母,寡居在家。這王松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上一杆鐵槍,重二十三斤,神力驚人,小種相公稱他為“賽霸王”,勇猛可見一斑!”
趙桓嘆道:“原來是忠良之後,看來這個河東招討使,是委屈他了!”
殿中有大臣不屑道:“陛下,這有何大驚小怪,不過一武夫粗漢爾! 治國平天下,還是我等士大夫份內之事!”
“王松一匹夫爾,難登大雅之堂! 我朝祖訓,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些個武夫,都是禍亂之由,願陛下慎用之。”
趙桓暗自搖頭。這些人吵吵嚷嚷,把個朝堂弄的直如草市一般。難道說,這就是大宋末世的徵兆嗎?
“宇文卿家,你對金人頗為熟悉,你說說看,我大宋禁軍真的是無可救藥嗎,我大宋真的是國事難為?”
自宋遼締結“澶淵之盟”,武備鬆弛,無仗可打,百年不聞金鼓之聲,承平日久,軍紀松馳、禁軍都給養殘了。
宇文虛中肅拜道:“陛下,金人攜滅遼百勝之威,兵精將勇,士氣如虹。我朝承平日久,官軍腐敗不堪,以百戰雄兵對懈怠之卒,我朝絕無勝算,宜未雨綢繆,早做主張!”
“絕無勝算?”
趙桓心頭茫然,黯然道:“難道說金人南下,朕只能引頸待戮,做那待宰羔羊了?”
耿南仲白了一眼宇文虛中,忙奏道:“陛下唯今之計,莫如向金人求和,熄其雷霆之怒,然後徐徐圖之。”
宇文虛中立即冷笑道:“金人若是如此好糊弄,就不會有去歲圍城之禍了! 陛下,以臣看來,莫如招各路勤王之師進京,訓練士卒,未雨綢繆,這才是正策!”
果然,聽到“求和”兩個字,趙桓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他眼睛看向了耿南仲,連連道:“不錯,不錯! 耿相有何良策,快快說與朕來!”
耿南仲肅拜道:“陛下,如今金人攻太原城甚急,以臣之計,莫如派出大臣,前去金營求和,許以三鎮稅賦。相關細節繁瑣,可與金人詳談。只要金人答應求和,不再揮兵南下,其他皆可詳談。”
趙桓正中下懷,點頭道:“耿相言之有理。”
宇文虛中連忙肅拜道:“陛下,金人狼子野心,狡詐成性,滅我大宋之心不死。陛下,請速招各路勤王之師入京,否則必有滅國之禍!”
“滅國之禍?”
唐恪冷笑道:“若是有滅國之禍,也是李綱和你等一般大臣無事生非,惹怒金人,卻又無力收拾殘局,把這些麻煩扔給陛下,難道這就是你等做臣子的本分?”
李綱、宇文虛中要抗金,豈不知官軍腐敗,不堪一擊,金人氣勢洶洶,宋軍無還手之力,這又讓君王如何自處?
宇文虛中想要反駁,一時語塞,只能搖頭嘆息。
“李綱志大才疏,實在是誤朕太多!”
趙桓恨聲道:“李綱擔任兩河宣撫使,殊無建樹,且損兵折將,專主戰議,喪師費財,罪莫大焉! 詔革去李綱的兩河宣撫使之職,以种師道代之。貶李綱知揚州事,未得宣招,不得回朝!”
宇文虛中大驚失色,上前急道:“陛下,李綱雖有過錯,但志慮忠純,一心為公。陛下看在他忠心事君的份上,饒他一次吧!”
侍御史李光也上奏道:“陛下,李綱並無大過。兩河諸軍之敗,李綱空為宣撫使,卻不能調動諸軍,諸軍戰敗,與李綱何干。焦安節不法,李綱斬之,已是做到本分,並無罪責。請陛下收回成命!”
大殿中其他臣子都是默然不語。金人鐵騎縱橫天下,所向披靡,如今還是求和的好,或許還可以落個苟延殘喘。
皇帝這麼做,分明是在向金人表態。如此卑躬屈膝的做法,只能讓金人更加輕視大宋,對時局起不到任何幫助。
趙桓大怒,金人即將回兵南下,若是再來一個兵圍汴京,他怕要做那覆國之君了。
唐恪見趙桓臉色鐵青,上前道:“宇文虛中,李光,你二人為佞臣求情,指責君王,實為大逆不道。還不快快退下!”
李光梗著脖子道:“陛下,臣一心為公,並無私心,可比日月。還請陛下收回成命,讓李綱重返朝堂,為國謀畫!”
宇文虛中也是肅拜道:“請陛下三思!”
大殿中,只有兩個臣子為忠臣求情,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帝國真的已經走到了日落黃昏,血色全無。
趙桓眼神冰冷,轉過頭,對著唐恪說了幾句,站起身來,拂袖而去。
“侍御史李光坐言事,貶監當。宇文虛中妄言國事,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