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龍蟠虎踞今勝昔(第1/2 頁)
使得“漢”這一名詞,逐漸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代稱之一,承載著無盡的榮耀與輝煌。
也是自漢武帝起,大漢才有了強漢之稱。
他的功績,如同璀璨的星辰,永遠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之中,激勵著後人不斷前行,追求更加偉大的夢想與抱負。
文治方面,漢武帝推行文化創新改革,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都極大地推動了漢朝的發展。
他還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然而,漢武帝的晚年卻因巫蠱之禍等事件,導致國家動盪,民生凋敝,因此被後人戲稱為‘三豬’。
但無論如何,漢武帝的功績與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千年後的那邊,人們仍然銘記著他的偉大與過失,從中汲取著歷史的教訓……”
說到這裡,李浩宇微微一頓,目光深邃地望向李世民,繼續說道。
“陛下,您與秦始皇、漢武帝並列,被後世尊稱為‘二鳳’。
這不僅僅是對您個人功績的肯定,更是對大唐盛世的讚美。
在後世人的心中,您與秦始皇、漢武帝一樣,都是華夏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
您的智慧、勇氣、仁愛,都使得大唐成為了後世人心中的一片聖地。
您的政績和人格魅力,不僅讓當時的人們對您充滿了敬仰,也讓後世的人們對您充滿了懷念與追憶。
在千年後的那邊,您的名字仍然被人們傳頌著。
您的故事仍然被人們講述著,您已經成為了華夏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世民聽完後,心中卻很不是滋味。
怎麼感覺按照後世這樣的評判標準,他‘二鳳’好像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相比另外兩位遜色不少。
至於所謂的開元盛世,想到唐玄宗李隆基那不孝子孫,李世民就恨不得穿越過去把他暴揍一頓。
但對於李世民這樣要面子的帝王,嘴上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服軟的。
他嘴上十分不服輸地說道,“哼,一龍、二鳳、三豬?
這綽號倒是別緻。
不過朕可不願與那秦始皇、漢武帝並列。
朕的大唐,朕的功業,當是獨一無二,無可比擬。”
李世民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挺直了腰板,聲音洪亮地繼續說道:“朕的大唐,不僅僅是繼承了前人的基業。
更要在這基業上開疆擴土,建不世之功!
朕要實現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凡日月所照,皆為唐土,凡天下之民,皆為大唐子民……”
李世民的話語在甘露殿內迴盪,充滿了豪情壯志與不容置疑的堅定。他繼續說道:
“朕要讓大唐的旗幟插遍四海,讓大唐的文化照耀八方。
不僅要讓周邊的蠻夷之國俯首稱臣,更要讓那遠在天邊的異國他鄉也知道我大唐的威名與繁榮。
朕要興修水利,鼓勵農耕,讓大唐的糧倉堆滿糧食,讓百姓們不再為飢餓所困。
朕要發展工商,促進貿易,讓大唐的財富如江河般滾滾而來,讓百姓們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在軍事上,朕要打造一支無敵的鐵軍。
不僅要守衛邊疆,更要主動出擊,將所有威脅我大唐安寧的勢力一一剷除。
朕要讓那些敢於挑釁大唐的敵人知道,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在文化上,朕要繼續推崇儒學。
同時也要相容幷蓄,吸收其他文化的精華,讓大唐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成為後世學習的楷模。
此外,朕還要加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讓那些貪汙腐敗之徒無處遁形。
朕要選拔賢能之士,讓他們為大唐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朕的大唐,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更是一種精神,一種象徵。
它代表著繁榮、強大、文明與進步。
朕要讓大唐成為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讓後世子孫永遠銘記大唐的榮耀與輝煌!”
李世民說完後,目光炯炯地望向李浩宇,彷彿在尋求他的認同與支援。
李浩宇彷彿也被李世民的豪情壯志所感染。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陛下之志,實乃天人之志。
臣願為陛下肝腦塗地,助陛下實現這千秋偉業!”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