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化學和煉丹(第1/2 頁)
“而泥土屬陰性,具有沉穩、凝重的特質,故不易被點燃。”
“水則因其流動的特性和陰冷的本質,更是與火相剋,自然無法被點燃。”
李浩宇聽後,微微點頭,對李淳風的回答表示認可。
他從現代化學的角度補充道:“李道長所說的陰陽五行理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物質的性質差異。”
“但我認為,這些古人總結的觀念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卻還不夠深刻準確。”
“比如說,你口中的天地之陽氣,那它究竟是什麼呢?”李浩宇接著說道。
“而你口中木柴或者木炭所包含的天地之精氣又是什麼呢?”
“我們能否用更科學、更精確的語言來描述它們呢?”
“如果我們能分辨出來它們,那是否就意味著所有蘊含這些精氣的東西都可以燃燒呢?”
伴隨著一連串提問,李浩宇再次把眾人的胃口吊了起來。
不等他們提問,他便解釋道,“從化學的角度來看,火併非什麼天地之陽氣,而是一種快速的氧化-還原反應。”
“這種反應會釋放出大量的熱能和光能,從而形成我們所看到的火焰。”
“或者應該說,所謂的火其實並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種叫遍佈天地間的氧氣跟木頭等物質發生的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等離子態……”
“而木柴和木炭等易燃物之所以能被火點燃,是因為它們主要由碳、氫、氧等元素構成的有機物組成。”
“這些有機物在高溫下可以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即我們常說的燃燒。”
“而泥土,主要由矽酸鹽和其他一些無機物組成,這些物質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不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因此不易被點燃。”
“至於水,它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透過共價鍵結合而成的非常穩定的化合物。”
“在水分子中,氫和氧之間的共價鍵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被打破,因此在常溫下,水是不會燃燒的……”
“此外,水具有很高的比熱容,能吸收大量的熱量而不顯著升高溫度,這也是水能夠用來滅火的原因之一……”
李浩宇覺得,還是要跟他們來點具體的小實驗,以及一些通俗易懂的講法,才能讓他們更加便於理解。
於是,他直接從帶來的資料中把元素週期表,以及常見的氣體和物質的代表符號和反應公式直接拿了出來,並貼在身後的牆上。
同時,還把從現代帶來的各種氣體,以及常見物質的固體,和液體都拿了出來。
李浩宇心中早有打算,他深知若想讓眾人真正理解這些科學原理,必須首先為他們構建起基礎的知識框架。
於是,他決定先引導大家初步認識那些基本公式,以此為跳板。
再進一步透過小實驗來生動展示,從而幫助大家更好地消化和理解。
李浩宇的動作立即引起了眾人的注意,他們紛紛圍了上來,好奇地看著他貼在牆上的元素週期表和複雜的反應公式。
這些奇怪而新穎的符號和公式,像是另一個世界的語言,令人感到神秘而又充滿吸引力。
“這是什麼?”李世民忍不住問道。
“這是元素週期表,上面列出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元素。”
李浩宇解釋道,“而這些公式,描述了不同元素之間如何發生化學反應。”
他頓了一頓,接著說:“這些元素,大家也可以稱之為分子,也就是這世間存在的最基本的離子。”
“就比如說,大家所熟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般。”
“這些元素就是所謂的一,單一的元素組成的就是單一的物質,比如說純鐵就是由鐵元素組成的。”
“而在裡面加入其它的微量元素,就能變成所謂的鋼……”
“當然,大部分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很少有單獨存在……”
“它們往往跟別的元素透過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形成所謂的化合物,也就是所謂的二。”
“這些化合物,相互之間能在氧氣或者其他元素,甚至本身之間發生化學反應……”
“就像木柴燃燒,其實就是木柴中的碳元素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並釋放出能量。”
“也就是道家傳說中的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也意味著,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存在於時間的基本規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