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1/2 頁)
大唐,長安城,甘露殿。
李承乾端坐在李世民日常批閱奏摺的御案之後,神色凝重地注視著殿下群臣。
自從李世民乘坐的熱氣球消失在天際,長安城的氛圍就變得異常緊張起來。
儘管李承乾回到地面後,就迅速清理了叛亂。
並立刻做出反應,命令長安城守軍加強警戒,嚴防任何可能再次發生的騷亂和叛亂。
然而,公主府外注視著熱氣球上天的人那麼多,訊息根本無法徹底封鎖。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世民昇天的訊息不脛而走。
宮廷內外頓時人心惶惶,朝堂上的群臣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亂。
這些大臣們,許多都是見證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的親歷者。
如今皇帝的突然消失,讓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不安,並迅速做出應對。
而在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中,大唐的各方勢力也開始暗流湧動。
一些原本蟄伏在暗處的野心家看到了機會,開始蠢蠢欲動。
他們試圖借這次事件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甚至圖謀不軌。
李承乾,作為大唐的儲君,此刻雖身處重壓之下,卻仍舊保持著從容與自信。
只因他在熱氣球上時,就已經再三詢問了操控熱氣球的張虎,陛下此番昇天危否?
張虎再三保證,熱氣球本來就是不需要牽引繩的。
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自然能平安落地。
李承乾聽後,心中頓時大喜。
現在的他還太過年幼,再加上長孫皇后也在,李泰的威脅也沒那麼大。
他暫時還沒有取李世民而代之的心思。
但為了表現自己的才能,李承乾還是立馬做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除了加強長安城的警戒,他還特地派遣了一支親信隊伍,朝著熱氣球消失的方向追尋。
同時,他果斷地前往甘露殿,緊急召叢集臣商議對策。
身為大唐名正言順的太子,李承乾卻明白自己的地位尚未穩固。
若父皇真的遭遇不測,他能否順利繼承大統,仍是一個未知數。
畢竟,宮中還有太上皇李淵的存在,而阿孃也被那神秘的上仙帶往了所謂的“仙界”。
也就是說,李世民如果真的沒了,李承乾大概也許可能還要跟他的爺爺爭皇位,容不得他不萬分小心。
即便李世民十分安全,他也要防止被一些有心人趁虛而入,把李淵從深宮中迎出來。
看著眼前人才濟濟的貞觀重臣,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尉遲敬德,程咬金,秦瓊……
李承乾心中深感寬慰。
他緩緩開口道,“諸卿,如今父皇突然御空而去,情況不明,長安城內外已是人心惶惶。”
“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同心協力,穩住陣腳,確保大唐的穩定。”
李承乾的聲音在甘露殿內迴盪,透著一股堅定與沉穩。
儘管他已經從張虎那裡得知阿耶絕對安全,但不知為何,卻並未在此次議事上說出來。
長孫無忌作為首席輔政大臣,首先站了出來。
他拱手道:“太子殿下,當務之急是穩定朝局,確保朝局平穩……”
“臣建議,立即釋出詔書,安撫民心,同時加強宮禁防衛,以防不測。”
房玄齡也緊隨其後,補充道:“輔機所言極是。”
“此外,我們還需密切關注各地動態,防止因陛下失蹤而引發的動盪。”
“臣願親自前往各地巡視,以確保地方安定。”
魏徵則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太子殿下,此刻更應該做好萬全準備。”
“如今陛下生死未卜,您的安危至關重要。”
“老臣建議殿下,從今天起,殿下就不要再回東宮,應該日夜都住在這甘露殿內,以防萬一……”
李承乾聽後,微微點頭,心中對魏徵的提醒深表感激。
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能有任何疏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魏大夫所言極是,孤會遵照你的建議,日夜留守甘露殿,確保朝局的穩定。”李承乾鄭重地說道。
尉遲敬德也站了出來,他作為武將,更注重實際的防禦措施。
他抱拳說道:“太子殿下,長安城的防衛不能鬆懈。”
“末將建議加強城牆的巡邏,同時調集更多精銳之士,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