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子不類父(第1/2 頁)
李承乾急匆匆地穿過皇宮的長廊,心中滿是焦慮。
他必須儘快見到阿耶,向他陳述遠征高句麗的利害關係。
然而,當他抵達甘露殿後,卻意外地發現魏徵魏大人正在與阿耶激烈地爭論著什麼。
“陛下,高句麗並非我朝當前之主要威脅,國內尚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此時遠征,實為不智之舉!”
魏徵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顯然他正在極力反對李世民的遠征計劃。
李世民眉頭緊鎖,顯然對魏徵的直言不諱感到不悅:“魏徵,你屢次阻撓朕的決策,究竟是何居心?”
就在這時,李世民注意到了殿外徘徊的李承乾,於是喝道:“殿外何人,站在那裡鬼鬼祟祟,既然來了,還不趕緊滾進來。”
李承乾心中一緊,但隨即定了定神,邁步走進甘露殿,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禮:“兒臣參見阿耶。”
李世民看到李承乾的到來,眉頭稍微舒展了一些:“承乾,你來得正好,魏徵正在與朕討論遠征高句麗之事,你有何看法?”
李承乾直起身子,正色道:“阿耶,兒臣認為魏大人的擔憂不無道理。”
“大唐立國不久,國力尚未恢復,此時遠征高句麗,恐怕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對國家造成不小的負擔。”
魏徵聽到李承乾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的神色。
他介面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
“陛下,當前國內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我們應該先將重心放在國內的發展上。”
“國內發展?”李世民哼哧一笑,豪情萬丈地道,“可此次出征朕不拿國庫一分一毫,所出錢財武器盔甲,全都靠朕的私庫打造!”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承乾和魏徵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阿耶,您的私庫如何能承擔起如此巨大的開銷?”李承乾疑惑地問道。
李世民得意地笑:“你們忘了咱們的國師大人了嗎?”
“最近朕跟國師合夥做了點生意,又推行了新版的貨幣政策,手裡便有了點閒錢。”
李承乾和魏徵面面相覷,都被李世民的話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萬沒想到,李世民竟然會和國家的國師合作做生意,更別提因此還賺了足夠的錢財來支援一場戰爭。
這種前所未有的做法,讓他們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過了好一會兒,魏徵才回過神來,他皺眉道:“陛下,即便如此,臣還是認為此時遠征高句麗並非明智之舉。”
“雖然您的私庫有足夠的財力支援,但戰爭並非只是金錢的問題。”
“一場征戰高句麗這樣大國的戰爭,無論勝敗,都會給百姓帶來深重的負擔,更有可能引發社會的動盪。”
“再說,陛下從商是與民爭利,實在非明智之舉。”
“且實行新貨幣得到的錢財,怎麼也該收歸國庫,怎能入了陛下您的私庫呢?”
李承乾也急忙補充道:“阿耶,魏大人所言極是。”
“戰爭總是帶有風險,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損失。”
“再者,如果戰爭……失敗了,對國家計程車氣和您的威望都將是極大的打擊。”
李世民聽了魏徵和李承乾的話,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嚴肅。
他沉聲道:“你們說的,朕都明白。”
“但你們要知道,身為皇帝,朕的每一個決策都是為了大唐的未來。”
魏徵毫不退縮,直視著李世民的眼睛:“陛下,臣自然明白您的苦心。”
“但,過度使用武力,窮兵黷武,只會導致國家的衰敗。”
“就算陛下看不到漢武帝的窮兵黷武,致使社稷差點顛覆,總能看得到隋煬帝好大喜功,隋二世而亡吧!”
“再者,新貨幣所得理應歸朝廷所有,用於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而非好大喜功的戰爭。”
李承乾也急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阿耶,魏大人說得對。”
“這些錢財本應用於國家的長遠規劃和民生改善,而非一己之戰爭。請阿耶三思。”
李世民的臉色愈發陰沉,他猛地站起身來,聲音提高了幾分:“你們這是在質疑朕的決策嗎?”
“朕告訴你們,這些錢財是朕與國師合作所得,朕有權決定如何使用!”
魏徵搖頭道:“陛下,這不是關於錢財的問題,而是關於國家大義和民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