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被逼殺賊(第1/2 頁)
登州三城,城牆綿延三十里,高三丈五尺,厚達二丈(6.7 米),其外牆以磚石砌就,內牆則以泥土填充。
城牆之下,設有斜面防炮坡,城上亦部署眾多紅夷大炮與佛朗機炮。
此外,每座城門外皆設有甕城。
此城不僅堅固異常,更是三面環山,北面臨海,若正面進攻難以抵禦,還可經由水城之海港撤退。
兩年前,萊登之亂爆發,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叛亂,最終不敵明軍圍剿,就是從水城出逃,投靠的後金。
府城,巡撫衙門。
身穿戰甲,腰掛佩刀的張豹端坐上首,眉宇間透露著疲憊和焦慮。
堂下,兩班人馬涇渭分明,分坐兩側,都陰沉著臉。
和明末的起義農民軍類似,如今張豹的刺客兄弟會有二十五萬人,其中能作戰的僅有五萬,剩下的全是士卒的家眷或者跟隨前來的流民。
人多有時是好事,有時卻是天大的麻煩,因為人要吃飯,二十五萬人就是二十五萬張嘴,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個天文數字。
登州府本有很多糧倉,因為要給寧遠和錦州的邊軍供糧。可如今才八月份,這夏糧和秋糧至少要到十月才會從各地運送過來。
若是沒有進入登州城,還可以邊打邊退,要麼打劫土豪,要麼搶奪官府的糧倉。
可如今登州府已經被十萬明軍團團圍住,根本無法突圍,這糧食短缺就成了張豹最頭疼的問題。
張豹此時的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他原來的任務是建立情報網,收集人才情報,沒想到陰差陽錯,卻是成了要管幾十萬人吃喝拉撒的頭領。
之所以造成今天這樣,不是他有野心,而是趕鴨子上架,被逼無奈。
今年二月,由於祖天翰和鄭芝龍講和,而鄭芝龍和濠鏡的葡萄牙人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所以攻打濠鏡的事情就暫時擱置。
張豹的任務是建立情報網,自然不能在馬尼拉閒著,所以就帶著隊伍偽裝成商隊從漳州府出發,去了北都順天府。
北上原由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條:
其一:耶穌會的主教區建立在順天府,傳教士中的頭頭腦腦和成為天主教信徒的漢人高官都在京城參與《崇禎曆書》的編寫。
其二:朱琳澤母親的遺骸,還葬在信陽城外的亂葬崗,張豹需要進行移墳,進行厚葬。
其三:張豹還需要去趟南陽的唐王府,瞭解一下朱琳澤父親的境況,若是無恙便不用理會,若是受難便施以援手。
北上的途中,南直隸諸府還算安定,可進入湖廣就不斷見到有流民和剿匪的官兵,而到了河南的汝寧府,就宛若是從人間墜入了地獄。
這裡的景象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赤地千里,荒草萋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造成這一切的不僅是多年的天災,更多卻是人禍。吃不飽飯的饑民揭竿而起,猶如喪失人性的野獸,四處燒殺搶掠,裹挾更多的同類四處蔓延。
而剿匪的官兵卻猶如是追趕鬣狗的狼群,他們驅趕著反叛軍四處劫掠,然後從他們的口中奪過血食。
如此一來,既不用擔心朝廷的懲罰,又可以獲取豐厚的物資,一舉兩得。
一路上,張豹目睹百姓易子而食,折骨為炊;見證瘟疫橫行,屍橫遍野;洞悉邪教、神棍氾濫,敲骨吸髓。
更看到反叛軍前腳剛走,官兵後腳便來收割慘遭戕害的百姓頭顱,其中殺良冒功之事,亦是屢見不鮮。
即便如此,他仍舊按捺住了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衝動,直至率隊抵達信陽城外的亂墳崗。
此刻的亂墳崗,已不再是雜草叢生、滿目淒涼之所,而是化作了屍首堆積如山、膿液四溢、蛆蟲肆虐、蚊蠅漫天、野狗結隊的煉獄人間。
派人打聽,才知道去年底被官兵圍剿的十三家流寇,總計二十多萬人,齊聚河南。
其中,以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反叛軍,在南下過程中劫掠了汝寧府的多個州縣。
信陽知州組織抵抗,城破後,反叛軍對信陽城進行了屠城。城外那座屍山,正是從信陽城內運出的屍體堆積而成。
在瞭解到這一訊息後,張豹派了幾人送瓜達盧佩神父繼續北行,而他帶著隊伍不走了。
朱琳澤曾經告訴他,無論是誰,只要敢對百姓動手,有一個殺一個,直至斬盡殺絕。
張豹帶著幾百人花費半個月的時間,挖了一個大坑,埋了一萬兩千多具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