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皇帝採取李康選的建議(第1/2 頁)
李康選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躊躇滿懷的計劃著帝國的未來,心裡不免一陣心酸,也許歷史對他的評價有失公允,畢竟他的歷史是後朝寫的,為了彰顯造反的合理性,後朝朱梁肯定不會說他的好話,可大唐的亡國就在眼下,這個應該是既定的事實。
晚唐到宋,短短的五十幾年整個國家就是人間煉獄,唐朝時期有人口8500萬;五代十國後期全國所有割據政權放在一起人口也就只有3200萬人;53年的時間裡人口減少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天下大亂最終受苦的就是百姓。
李康選希望至少自己在這裡的有生之年不想目睹這一切。
唯一想做且能做的還是自己那幼稚的想法,想替這將要傾倒的帝國續命,最好能讓百姓過上幾十年的好日子,幽州城下的那種人間悲劇最好別在發生,
皇帝看出了李康選愁眉不展的模樣就開口說:“朕明白,你和楊田二人的誤會較深,這次朕就賣你個人情,神策軍的事情朕當著不知道,你跟田相溝通吧!”
李康選聞言不悅道:“啊!你這哪是賣人情,你這是想讓我徹底得罪南衙那位!”
皇帝寬慰他說:“皇姐說;你是個大才也是可以信任的人,日後總不能跟朕身邊的人有解不開的誤會吧!”
顯然目前田令孜和這皇帝是一頭的,這就是團結弱者對抗強者的權宜之計。同時李康選也嗅到了一種危險的味道,那就是皇帝已經把他視為自己一黨,也要把他綁到自己的戰車上。
李康選是知道結局的,他沒必要為這個末日帝國殉葬。
皇帝此刻算是徹底聽明白了,李康選的那套圍繞鹽稅的政策。
其實很簡單,就一套現代的集團公司財政管理模式,各分公司財政獨立核算,總公司直接抽走相應的利潤,下面的分公司也分到了相應的利潤,這一來下面的人收入自然就高了,而總公司的業務拓展也得到了下面分公司的維護,畢竟利益共享了!
其次為了順利透過法案,李康選建議皇帝拿軍權讓田相妥協,在大唐的禁衛軍中,並不是只有南衙,同時它還有北衙,不過北衙的統御者是皇帝自己,其中禁軍分別是龍武軍、羽林軍、神策軍以及神武軍這四個。
而這個“北衙”的名稱的由來其實是由於這個辦公機構所設定的位置是在皇宮的北面,因此才會有這個稱號。
另一個南衙則是在宰相府的管轄之下的,因為宰相們是在皇宮的南邊辦公的,所以就有了“南衙”這個稱號。
而在南衙禁軍有十六衛,先帝年輕時期陸續調離不少兵馬,其中四衛去了隴右道,武威軍則整建制調去了東都,而其中的千牛衛以及金吾衛早就被先帝調離,如今成了皇家的近衛,千牛衛在宮內負責守備皇宮大內,而金吾衛調去了東都行宮歸長公主節制,自然南衙也失去了對這些軍隊的實際控制。
可儘管如此,南衙如今手裡依舊實際掌握著八衛禁軍,總兵力五萬以上,更有甚至長安的城防就是南衙負責守備的。
原先北衙的神武軍很早就被派去駐紮北都太原由輔國大將軍李業老將軍指揮,羽林軍駐紮咸陽也是李業統帥。現在龍武軍也調過去了,這讓長安城內的南衙的壓力銳減!
這神策軍是四軍中實力最強者兵力最多的一支。負責守備皇城外圍和千牛衛內外一起拱衛皇宮,神策軍的軍權可以說是至關重要,有了它在長安城內田令孜就有了抗衡楊復光的武裝資本,而在皇帝面前他自己也多了份保障。
對皇帝而言,李康選之前說的是對的,這神策軍即便不給田令孜他也會想法滲透,與其讓其悄悄滲透不如拿神策軍換個擴建千牛衛的機會,徹底增強自己大內皇宮的戰鬥力,調離出神策軍之外的其他禁軍離開長安,這對楊復光而言是有利的,長安從此北衙兵力低於南衙,可皇帝手裡的千牛衛加北衙的神策軍又剛好和他持平,如果皇帝巧加周旋,應該不會發生意外。
至於那種左右牽制權臣的辦法,估計皇帝自己都懂,只不過之前沒這麼大的膽子把自己放到局中裡,此刻李康選的一席話也讓皇帝有了自信,他自己覺得自己應該沒這麼菜,南衙北衙應該不至於聯合搞自己!所以皇帝覺得他自己又行了,祖宗的江山在他手裡會重新回到當年的盛景。
只需要幾年時間,國庫充盈之後,重新把禁軍整頓一下,那麼大唐鼎峰武德就會在顯,至少皇帝是這樣想的。
李康選走在出宮的路上,邊想邊走大約走了十幾分鍾就到了皇宮門外。
柯難鶴和童百友二人在宮外等著,見李康選出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