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鹽案(十六)(第1/2 頁)
一個跑堂的年輕人,搬來一個略微高的蒲團,那女子盤腿坐下之後,撥弄了兩聲琴絃,門外四五個持樂器的人進來在門內東邊角落坐下!
女子看向那些人後,回頭開始撥弄琴絃!隨著琵琶聲起,邊上的幾個樂師也開始吹起笙,彈起了豎琴,敲響了鼓,這一時間幾種樂器交匯,像是各自奏響的聲音在空氣中相撞,給人聽覺一種震撼!一種舒緩!讓人聽了如入肺腑扣人心絃!彈奏一會後女子開腔吟唱:“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應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康選聽著這是李白的詩呀!
這種吟唱不同於現代的歌曲,也不同自己見過的任何一種唱法,它類似於粵劇的唱法,但也全然不同!這要靠吟唱者嗓子發音,而沒聽出一點胸腔發音的氣息!這女子聲音甜美清澈,銳利而又委婉!如晨起的鶯鳥叫聲般動人!李康選見皇帝和李存勖都聽得入迷了!
一曲罷,女子起身:“不才愚昧,在客觀面前賣弄了!”
李存勖客氣說:“姑娘,琴技上佳!實在妙!”
皇帝端起盞酒說:“願為姑娘飲!”
女子起身放下琵琶,邊上侍女,拿起酒壺倒滿一盞捧到女子面前,女子接過後說:“謝公子,飲!”說完皇帝和女子二人舉盞喝盡!
李康選納悶;這什麼跟什麼一個個說話拽的不行了,都搞文雅那一套了。此刻李康選恨自己文科不好,當初為何不好好學文言文!這一個個說得啥自己接不上話呀!
此時這梔倩兒說:“三位公子可成詩一首,我為你們吟唱如何?”
皇帝拍手道:“妙也!”話剛說完,另一個侍女捧著絹帛和毛筆的方盤,放到了皇帝的條案上。
李康選心想;靠,這古代唱k還要文采好不然丟人了!
皇帝低頭拿起毛筆在絹帛上寫:耳重身輕疊嶂間,是非無意到塵間。冠裳暫備論世事,一趟雲遊碧落間。誰知古是與今非,馬踏青山與廟前。簫管秦樓應寂寂,彩雲空惹羅衣難。
寫完后皇帝抬頭,那婢女捧起絹帛走向梔倩兒,她看一會說:“公子的詩文,有些超凡脫俗,也有些看破是非的大氣!”皇帝說:“姑娘過譽了!”說完就見梔倩兒轉身對樂師說:“二八譜曲!”說完樂師們開始演奏,此刻這梔倩兒,又以一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把這首詩演唱了出來,這次她的聲調明顯高了很多,時而低沉,時而高亢,各種樂器跟著她的嗓音調門走,給人一種力魄山河,萬馬衝鋒的感覺!也有種看破人間,求一絲淨土的感覺!
究竟是寫的好還是唱的好呀?李康選正疑惑那,梔倩兒結束了演唱說:“這二位公子,可有詩文呀!”
李康選擺手:“我不行,不會寫詩!”
皇帝說:“存勖兄你成詩一首如何?”
李存勖點頭:“好,今日成少爺興致,我獻醜了。”說完婢女捧著裝有絹帛和毛筆的方盤放到了李存勖的條案上,李存勖低頭認真書寫著:“退居江水,鬱起丹陵。禮制還舊,朝章中興。龍圖友及,君命如恭。鳴球香瓚,大僖是承。”寫完後李存勖拎起絹帛對著李康選和皇帝說:“二位兄臺,我這詩有何不妥嗎?”
李康選看完笑著說:“哈哈哈,你馬屁拍的,”
皇帝也笑著說:“存勖兄,你平日裡跟個悶葫蘆一樣,可這一拍馬屁你確實厲害啊!”
李存勖得意的說:“不拍則已,一拍驚人!”三人呵呵大笑!臺下坐的侍衛們也抿嘴笑著!劉宣庭揹著臉硬憋回去不敢笑聲!
梔倩兒接過絹帛後也笑著說:“公子這詩文,寓意盛讚,小女子必須吟唱好了!”一樣的流程,梔倩兒用一種大氣渾厚的音調結合她獨有的聲音,給人一種氣勢蓬勃的感覺!這次李康選肯定絕對是唱的好,而不是詩文寫的好!
梔倩兒演唱完之後,對著李康選說:“公子,你就不寫一首嗎?”
李康選側臥坐著擺手說:“不行,我不會寫詩,你讓我給你列個方程式倒是可以的!”
梔倩兒疑惑:“方程式,是何物?”
李康選擺手說:“能吃的東西!我這人吃啥啥不剩,讀書就不行了!”
皇帝拿起桌上的秋葵丟了李康選一下說:“我就想看你出醜,快寫一首!”
李存勖也勸說:“康選兄不要掃興,寫一首!”那婢女已經把絹帛和毛筆捧過來了,李康選拿起筆思考半天寫: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凍死。鵲巢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