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驅虎吞狼,李勣為帥,三輪車面世!(8K)(第4/6 頁)
。
至於秋收,也由當地官府排程,人手不夠的話,朝廷的戶部給出補貼,直接招長工。
為了減輕負擔,也為了解決內地人手不夠,存在的一些隱患。
陳平安也建言,招夷族人。
當初那十幾萬突厥俘虜,如今還活著的也有九萬餘人。
一旦折衝府的兵力都去參戰了。
這些還在礦山的突厥苦力們若是鬧事,那就很難控制了。
不如,給他們一個機會。
只要是願意參戰的,在戰爭之後活下來的,可以獲得自由,在西南那邊落戶。
死了,也可以立碑,並且若是還有親人在突厥、大唐的,也能得到一點兒撫卹金。
總之,要把這還在大唐境內的九萬餘突厥俘虜,給派出去一批,減輕地方上的隱患。
李世民欣然同意了。
然後,陳平安又高速李勣,要在軍中宣傳一下,由軍司馬、長史等,給將士們做一做思想工作。
讓他們能承認突厥俘虜們的身份,只要是參軍了,那就是軍人,是戰士,理應得到尊重。
再對突厥俘虜們好一點兒,給他們灌輸一下大唐將士們的榮耀。
拉攏人心,讓他們為大唐而戰。
突厥俘虜們在礦山被欺壓了這麼多年,有了這麼一個自由的機會。
只要是利用的好。
那絕對是一支向死而生的殺器。
李世民、李靖、李勣、裴行儉四人,都是微微瞪著眼,看著陳平安。
你小子。
實在是太壞了。
殺人誅心啊!
突厥人遇上你,算他們倒黴。
當然,心下對陳平安還是敬佩不已的。
畢竟,多一個突厥人死戰,就能少幾個大唐戰士為此戰而付出生命。
這是真正的利己之謀。
很是愛惜自家士卒的李世民等人,自然是樂意至極。
這也是為何,吐谷渾一戰,吐蕃那邊慘敗的原因之一。
三萬餘突厥俘虜,為了自由而戰。
憋屈了快四年。
已經不知道自由是什麼味道了。
在大唐軍營之中,感受著同袍們的熱情,還有平等對待,還有那種過命的交情。
他們只知道,此戰,必勝!
吐谷渾那邊的捷報傳到了長安。
李世民立即召見了大臣們。
讓郭安宣讀了捷報。
“陛下聖安:
臣,行軍總管李勣,今日特書捷報,以奏我大唐徵吐蕃之輝煌戰績。
自陛下英明決策,命我等出兵征討吐蕃以來,將士們英勇無畏,誓死捍衛大唐疆土。經過數月的艱苦征戰,我軍已連克數城,斬敵兩萬餘,敵軍節節敗退,士氣低落。
此次征戰,我軍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和高昂的鬥志。在解圍吐谷渾之戰中,我軍將士奮勇殺敵,以少勝多,大敗敵軍,俘虜眾多,繳獲戰利品無數。此戰不僅極大地鼓舞了我軍士氣,也沉重打擊了敵軍囂張氣焰。
同時,我軍亦注重戰略部署和戰術運用。在圍點打援中,我軍採取聲東擊西之計,成功引開敵軍主力,隨後突襲其後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顧,最終大敗敵軍。
此外,在征戰過程中,我軍嚴明軍紀,秋毫無犯,深受當地百姓的歡迎和支援。百姓們紛紛為我軍提供情報和補給,使我軍得以在戰場上更加遊刃有餘。
如今,吐蕃已無力再戰,我軍已全面控制戰場局勢。臣等謹代表全體將士,向陛下報捷,並請陛下聖裁後續事宜。
臣深知,此次征戰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戰果,全賴陛下英明領導、將士們英勇奮戰以及百姓們的鼎力支援。臣等將繼續發揚大唐國威,為保衛疆土、守護百姓而努力奮鬥。
望陛下保重龍體,國家昌盛,百姓安康。
臣、李勣、奏報!”
大臣們也都是連忙躬身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也都是隨即紛紛議論起來,整個皇宮都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陛下英明,決策果斷,方能有此大捷!”魏徵首先發言,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
“是啊,陛下,此戰不僅揚我國威,更為莪朝邊境帶來了長久的安寧。”房玄齡也附和道。
李世民微笑著擺擺手,謙虛地說道:“此戰之功,非朕一人之力。諸卿齊心協力,將士們奮勇殺敵,方有今日之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