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懷恨在心的方士,大唐別開生面的閱兵式!(第3/5 頁)
過。
如今,已經修建了這樣的官道有十條了,最遠的官道,就是長安至高州!
不錯,為了能夠開發嶺南,為了能夠掌握南越之地。
李世民下令,修建長安至高州的官道,其實也就是聯通長安至襄州、江夏、高州。
有了如此發達的官道,讓長安更方便聯絡各地,甚至是能夠快速出兵到達各地,又或者是也能方便各地勤王大軍,迅速到達長安。
想要富,先修路。
這句話絕對沒錯的。
十月中旬,朝廷裡有一場極為盛大的點兵儀式,十二衛的兵馬會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裡,接受皇帝的檢閱。
作為馬上帝王,歷史上,李世民也喜歡搞這種檢閱儀式,還有盛大的秋獵活動。
雖說有一些鋪張浪費。
可是,作為帝王,作為大唐的明主,稍微享受一下,又怎麼呢?
不過,陳平安講述了千年之後的閱兵式以後。
李世民覺得自己拿點兵儀式,實在是太不符合他大唐帝王的身份了。
用千年之後的話來說,那就是太沒逼·格了。
陳平安講述的那個閱兵式,那才是真正符合他天可汗身份的點兵儀式。
為此,李世民也直接提出來,要弄一個閱兵儀式。
要讓番邦使臣們在來到大唐,參加大年會之前,看一看大唐的閱兵式。
讓他們見識一下大唐十二衛計程車氣。
所以,兵部走了很正規的流程,文書上到了中書省,中書省又聯合了門下、秘書監等,商討之後。
制定了大唐的第一個閱兵式的規章制度。
和五年規劃一樣,五年一次閱兵。
主要目的也在於檢閱十二衛軍隊計程車氣,也為了彰顯大唐威望。
番邦的使臣們看到了如此裝備精良的大唐十二衛,回去之後,必然會稟報一二。
以後,他們若是想要扣關,那就要掂量掂量了。
能不能打贏這裝備精良的大唐十二衛。
仲冬之月,長安城外,一片肅穆而莊重的氣氛籠罩。
這一天,大唐皇帝李世民邀請了各國番邦使臣一起在長安外,參與了閱兵儀式。
因為長安的長街並不太適合這種閱兵儀式。
在長安城外,建立了兩個營地。
將士們從一個營地走向另一個營地,然後李世民等人會在道路中間建立觀望臺。
以及,給百姓們也留下了不少位置。
差不多有著十萬人左右。
至於其他的百姓,只能是自己找位置了。
兵部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命令各軍將帥挑選精銳部隊參加,同時準備講武場地。
場地長寬一千二百步,四周各有通道供軍隊入場,中間設有步兵和騎兵的軍營,左右廂各分三軍,以北為首,左右軍之間相隔三百步,立標柱五根,作為兩軍行進停止的界限。
講武前三日,尚舍奉御在北廂場地安置了帷宮,作為閱兵式的臨時指揮所。
講武前一日,閱兵將帥和士兵們集中在帷宮進行最後的訓練。樹起的旗幟作為軍門,各色旗幟象徵著各軍的方位。場
地中間和四角都樹立了五彩牙旗,部署旗鼓甲仗,大將之下各有統帥,一切井然有序。
閱兵之日,天剛矇矇亮,全軍便已經戒嚴。
士兵們披甲戴胄,步軍列成直陣等待。
大將立於旗鼓之下,六軍各有鼓十二面,鉦一個,大軍號四個。
隨著天色的漸亮,鼓聲、號聲此起彼伏,預示著閱兵式的開始。
李世民乘坐革輅車,在兵部尚書披甲騎馬的侍衛引導下,從北門進入閱兵場地。
車駕到達兩軍的北方停車,皇帝下車進入帷宮。
此時,領軍開始帶領小駕儀仗進入場地,陳列在殿廷。
文武百官、各州使者以及蕃客也陸續到達,分列兩旁,場面壯觀。
閱兵式正式開始,首先進行的是步兵方陣的檢閱。
士兵們步伐整齊,甲冑鮮明,精神抖擻。
接著是騎兵方陣的展示,騎兵們騎術精湛,戰馬嘶鳴,氣勢如虹。
李世民看著這一支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在閱兵式的最後階段,李世民親自檢閱了軍隊中的精銳部隊。這些士兵們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和訓練的,他們的表現更是讓李世民讚不絕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