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李隆基的薄情寡義,何為王朝週期律(第1/3 頁)
從公元721年到公元725年。
李隆基登基為帝已經有十三年了。
而這五年之中,有著姚崇和宋璟等能臣忠臣,大唐也得以休養生息。
開元十三年的十月十一日,李隆基還在泰山封禪。
可謂是風光無限了。
不過,在這五年之中,李隆基也做了一些影響比較大的事兒。
那就是廢死王皇后。
正所謂,糟糠之妻不下堂。
李隆基早年過得什麼日子?
要不是有著王皇后一直陪著他,照顧他,說不得,還沒有今天這般輝煌。
可惜,李隆基當了皇帝之後,就想著廢了王皇后。
這事兒,一旦有了苗頭,那就再也按耐不住。
最終,廢了王皇后不說,還賜死了。
而王皇后死了之後,李隆基卻又有一些後悔。
可這後悔也還是一時的,過了一段時間,後宮的鶯鶯燕燕就讓他忘記了王皇后這位糟糠之妻。
再然後,就是姚崇這位丞相也病死了。
只剩下一個同樣上了年紀的宋璟,還在朝堂上撐著。
李世民看完了史冊,放在了旁邊。
“李隆基生性薄涼,這往後,若是定下儲君,那太子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吧?”
到底是帝王,李世民很快就根據李隆基廢了王皇后一事,看出來李隆基生性薄涼,太子會跟著遭殃了。
陳平安只是簡單地回道:“陛下,史冊上記載著開元時期有一冤案,叫做李隆基一日殺三子。”
李世民不敢相信地看著陳平安,最後直接拍著桌子,叫罵道:“畜、生!”
虎毒尚且不食子。
李隆基竟然一天殺三子。
這等薄情寡義之人,又如何守得住大唐之江山國祚?
李世民恨不得能夠去開元時期,找到李隆基,抽出腰帶,好生地教導一二。
不過,隨後卻又洩了氣。
李隆基一天殺三子。
和貞觀年的太子李承乾謀反,又是何等相似呢。
他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唉……。”
想到這裡。
李世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好像,教訓李隆基,他也不配。
要不是他晚年糊塗,不好生地教導太子也就罷了,竟然還想著換太子,一直於釋放出去不好的訊號,給了皇子、朝臣們不太實際的希望,以至於出現了爭寵奪嫡之事。
也就不會還有‘武氏之禍’,也就不會有李隆基的神龍政變,自然也不會有李隆基一天殺三子的事兒了吧。
一切的禍事的源頭,可能就在於玄武門之變,在於李承乾被迫謀反。
就相當於是歷史上的漢武帝一般,太子劉據被迫謀反。
以至於權臣當道。
李隆基明明知道,後宮干政的危害,是經歷過‘武氏之禍’的李家子。
可他竟然還會重蹈覆轍,學著高宗皇帝李治,廢了王皇后,寵信武氏。
而李隆基的後宮中,也是獨寵武惠妃。
一國之主,卻聽信於後宮一貴妃之言語,廢了糟糠之妻王皇后?!
李世民是真的被氣的咬牙切齒了。
最後還是平復了一下心情。
“天下大勢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也是你的原話。”
李世民斟酌了一下,繼續道:“所以大唐就算是有了你,也無法保證傳萬世。”
說完,仰起頭,心下謀算了一下。
“最多,五百年左右吧。”
李世民以前聽過陳平安說起過,大唐國祚兩百八十九年。
這個數字,他一直記在心中。
故此,他在心中謀算了一下,有著陳平安努力發展科技,提升民智,開拓萬民之視野,用以教化萬民,減輕士農工商之間的矛盾。
然後呢,他好生地教導李承乾,再教導李承乾的兒子,讓這座下皇位,可以順利傳個三代。
等到了李承乾的兒子快登基為帝的時候,他可能就要老死了。
至於這之後的歷史程序,恐怕就難以掌控,也是無法預測,是好是壞,都很難說。
不過,最起碼的,他建立起來的制度,以及朝野上下萬民們的民智提升,眼界開闊,航海盛行。
這中原不再只是大唐一國之地,在西方還有著廣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