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大家一起粉飾盛世吧!(第4/6 頁)
嚴格銓選制度,裁汰冗員。
唐中宗以來,銓選制度十分紊亂,王妃、公主與權戚不僅賣官,而且不經吏部大搞“斜封官”,請託之風日盛,致使員外、試、檢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濫吏充斥官府。
開元二年,唐玄宗嚴格控制官吏的選舉,規定今後沒有戰功及別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
這樣,既克服了官吏冗多、人浮於事的現象,提高了官府辦事效率,又減省了國家開支。
同時,還頒佈了《整飭吏治詔》,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對刺史、縣令的政績進行考察,分為最、中間、殿三等,依次定為優劣,作為改轉升降的依據。
說實話,前期來看,唐玄宗李隆基還算是一個明君。
不然,李世民也不會說李隆基乃是李家麒麟子,一個神龍政變,確實是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
而一鳴驚人之後的執政,也確實是有著中興之君的風範。
李隆基頒佈了《練兵詔》,命令西北的軍鎮擴充軍隊,加強訓練。
同時,任命太僕卿王毛仲為內外閒廄使,全力負責軍用馬匹的供應,這使短缺的馬匹及時得到了補充,提高了戰鬥力。
另外,為徹底解決軍糧問題,李隆基又命令擴充屯田範圍,在西北和黃河以北地區大力發展屯田,增加糧食產量。
在做好了充分準備後,唐朝逐步把營州等地收復,長城以北的回紇等族也自動取消了獨立割據的稱號,重新歸附唐朝。
安北都護府也恢復了,唐朝重新行使對長城以北土地的管轄權。
除此之外,西域地區的政權也得到了恢復和鞏固,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來。
從這些也能看出來,一個盛世大唐即將來臨。
只不過,隨著時間長河不斷向前,李隆基的一些騷·操作也就不斷出現了。
廢了糟糠之妻王皇后不說,還想要冊立武惠妃為皇后。
李隆基是不知道,這大臣們已經是聞‘武’變色了嗎?
大臣們自然是強烈反對的。
從開元十四年到開元十八年,李隆基也都還算是正常,政吏也也算是清明。
而這時候,已經算是踏入了開元盛世了。
不管是北地的突厥,還是西邊的吐蕃,又或者是南邊的洞獠等,都再一次臣服於大唐。
李隆基的《練兵詔》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李世民看完,也是稍有感觸。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李隆基未曾受到教育,卻還能做到這一步,也不容易。”
或許,李隆基都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還能夠得到來自於太宗皇帝的認可。
估計真要是能聽到,那也是自豪無比了。
陳平安也就沒有在這時候掃興,說出李隆基不僅一天殺三子,然後還搶·了兒·媳婦,不僅搶·了兒·媳婦,還十分寵信,以至於差一點兒亡了國。
真要是說起來,安史之亂絕對是真正斷送了大唐江山社稷的矛盾點。
說這是節度使制度的弊端,帶來的隱患,造成的藩鎮割據也好。
說這是皇帝昏庸,寵信楊貴妃,以至於楊國忠這等奸臣當道,鬧出了安祿山認楊貴妃為幹·媽的歷史醜聞,還有沉溺在安祿山編織的太平盛世之中,以至於安祿山造反的時候,還有一些不相信,造成的大唐大廈傾覆也罷。
這其實也能夠套上王朝週期律來看待,大唐經歷了太宗、高宗、武周、玄宗之後,走向衰敗是一定的。
其實,從玄武門之變以後,基本上就能夠確定了。
這一點,看看明朝皇位之傳承如何,又看看明朝的國祚有多少年就可以了。
唐朝的國祚是兩百八十九年,一共是二十一位帝王。
明朝的國祚是兩百七十六年,一共是十六位皇帝。
再看看,李世民是透過玄武門之變登基為帝的,李治是因為李承乾謀反,最後撿了個皇位。
武氏……。
唐中宗也算是神龍政變才真正掌權。
李隆基的皇位也是算在神龍政變之中。
再然後,李隆基的兒子得皇位,也不是直接傳下來,順理成章登基為帝的。
也是馬嵬兵變之後,被人推舉出來,登基為帝。
後面好幾位皇帝在得皇位過程中,都不是那麼的順利。
而明朝呢?
也就一個靖難之變,算得上是和李世民是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