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戰略落子,既要又要!(第2/3 頁)
道,“殿下還需注意言行舉止,謙虛謹慎,以禮待人。聖上雖寵愛殿下,但亦注重德行。殿下若能以德服人,必能在朝中樹立威望,贏得更多支援。”
李泰聽後,豁然開朗,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崔大人一番話,令本王茅塞頓開。本王定當遵循大人教誨,文武雙修,以不負聖上厚望。”
崔仁師見李泰已有決心,心中甚慰,躬身行禮道:“殿下英明,臣願為殿下鞍前馬後,共謀大計。”
夜色漸深,偏廳內的燭火依舊明亮。
李泰與崔仁師的身影在燭光中拉長,彷彿預示著一段新的征程即將開啟。
崔仁師簡單的幾句話語,是無法直接打動一個有一些鑽牛角尖的少年李泰,更多的還是李泰自己看明白了。
若是自己再不去改變,到時候,父皇會把他的封地改的越來越遠,如此一來,他距離京師也就越來越遠,距離那個東宮之位也會越來越遠。
李泰在改變。
高士廉也在改變。
高士廉一到任,便立即著手考察各地民情。
他深知,只有深入瞭解當地百姓的疾苦與需求,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治理策略。
他親自走訪鄉村,與百姓促膝長談,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風俗信仰以及面臨的實際困難。
在視察過程中,他特別關注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這一古代奇蹟的運作狀況直接關係到蜀中的農業生產。
當時,蜀中地區流行著一種怕鬼惡疾的陋習。
父母生病時,子女和親戚往往因懼怕而避之不及,甚至用棍棒挑著食物遠遠遞送,這種不孝之風嚴重破壞了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
高士廉決心改變這一現狀,他親自探望生病的老人,用實際行動感化人心。
同時,他派遣官員前往各地進行宣傳教育,倡導尊老愛幼、和睦相處的社會風尚。
經過不懈努力,“風俗頓改”,蜀中地區逐漸形成了新的社會風氣。
為了進一步轉變當地風俗,高士廉決定在蜀中大興教育。
他深知教育是改變人心的根本途徑。
於是,他新建學校,派遣儒生在當地講論經史,鼓勵百姓讀書學習。
在他的推動下,“蜀中學校粲然復興”,許多青年學子紛紛投身於學業之中,蜀中的文化氛圍得到了顯著提升。
高士廉的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當地百姓的文化素質,更為唐朝的文化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士廉在考察中發現,雖然都江堰水利工程為蜀中帶來了巨大福祉,但舊渠兩旁、水利暢通的良田大多被豪強所佔。
為了惠及更多百姓,他大舉新修水利,在舊渠的基礎上開通新渠,擴大灌溉面積。
這一舉措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使得百姓受益匪淺。
同時,他還關注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鼓勵人們從事各種生產活動,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在治理蜀中的過程中,高士廉還非常注重維護市場秩序。
他嚴厲打擊不法商販的欺詐行為,推行公平交易原則,保護了百姓的利益。
在他的治理下,蜀中的市場呈現出繁榮穩定的景象,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所以相比較起來。
李泰帶著一批人在嶺南這邊的治理,遠遠比不上高士廉這位老臣在蜀中的治理功績,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有了對比,這好壞的感覺也就出來了。
高士廉能夠在蜀中大刀闊斧地改革和治理地方,安撫民心,促進蜀中異族和漢族之民的融洽,移風易俗、教化萬民、興辦學院、興修水利、加強邊防等等。
僅僅是半年多的事件,就能夠讓蜀中煥然一新。
而李泰呢?
除了在書信上稍加抱怨,又或者是寫了一點兒漂亮話,哄一鬨他李世民,做出來的功績那是幾乎為零。
嶺南之地雨水豐沛,適合耕種,只要是能夠合理的開墾出來良田,完全可以把這個作為功績啊,安頓了多少百姓,開墾出來多少良田,擁有了多少耕地,等到秋收的時候,能夠收到多少的糧食。
李世民想要看到的是這個。
然而,李泰到現在還是無法領悟到李世民寫給他的書信上面的內容,如何治理一方,又該如何以親王之身份,立下汗馬功勞,從而青史留名。
“泰兒,爾生而尊貴,享盡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