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整體投資邏輯的宏觀轉向(第1/2 頁)
投資圈的內部人士或多或少都聽說了,陳元光是如何把輿論場上面臨的巨大危機變成巨大轉機,並把一個具有巨大價值的影視ip主動權重新拿回自己手裡的故事。
這件事涉及到的元素太多,可以說是商戰的經典案例,這幫人很看好陳元光,有技術有商業頭腦有清醒的決策判斷,對於陳元光的企業,即便沒有太多介紹,他們也願意來聽聽。
“泓邑,你怎麼也來了。”方慧宇,本草資本的合夥人,看到啟明創投來的居然是陳泓邑有點驚訝。
陳元光介紹結束後,是一個短暫的茶歇會,等茶歇會結束後再繼續,只留下了各位公司的代表和服務人員,各個公司相熟的代表就聚在一起輕聲交談。
和方慧宇一樣,陳泓邑也是啟明創投的合夥人,但啟明創投的管理資本可要比本草資本大得多。本草資本的管理規模在40億rmb,啟明資本管理規模超過了90億,計價單位還是美元。
“專案好,所以我親自跑一趟,這個年頭,好專案太少了,尤其這幾年想去納斯達克上市太難了,老美對於投資華國企業的意願越來越低。
去港股上市是真不甘心,港股給的估值就不是給人看的,完全是為了上市而上市,上市之後圈一筆就跑路。
整個行業一潭死水。”陳泓邑表面雲淡風輕,講的內容卻無比沮喪。
方慧宇輕聲笑道:“想不到啟明創投也有和我們一樣的煩惱。”
陳泓邑說:“行業整體承壓,大家日子都不好過,主要還是投資邏輯徹底變了。
之前是幫助華國企業去阿美利肯講好華國故事,現在阿美利肯那邊不聽你的華國故事,我們只要現在,不聽你的未來。
那麼華國企業除了少數幾家巨頭外,去納斯達克上市和對標的外資企業比,並沒有太多優勢,再加上華美之間的不確定性,這條路基本上是堵死了。”
方慧宇很贊同:“之前我們都是找有潛力的企業投資,現在大家都想找背後有神仙的企業投資。”
陳泓邑和方慧宇對視後苦笑搖頭。
有神仙的企業是指,現在做投資,港股不想去,拿不到好的估值,納斯達克去不了,只能看大a。
想在大a上市,背後大多是有神仙在,所以投資一家企業,希望他能夠在大a上市,那麼先打聽它的根腳,背後是哪路神仙,然後評估這個神仙法力夠不夠強,是一聽名號就如雷灌頂的天仙,還是坐守一方的地仙,背後是天仙的企業大家都爭著投。
相當於不看你的產業調研水平,考驗的就是你的天線能不能捕捉到準確的訊號。
陳泓邑和方慧宇都覺得越幹越沒有意思,沒有以前那種激情了。
“萊特的專案和我的預期不太一樣,但是我還是想投,因為它是國內沒有其他企業在做,甚至國外都沒聽說過哪家企業做的很好。”陳泓邑說:“雖然說看上去成果很遙遠,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長期投資的標的。”
方慧宇心想,老狐狸還想忽悠我,啥成果很遙遠,人家這不都已經有成果了嗎?大家都是做生物醫藥投資的老手,實驗猴已經驗證成功了,再到人體成功那一步完全是可以預見的,不像一些前沿專案,完全就只有一個概念。
要是這個專案只有一個概念,看你還投不投,嘴上說得這麼冠冕堂皇,方慧宇腹誹幾句後說:“我們本草投資也很看好。
這個專案我們覺得潛力十足,同樣打算投來看看。”
另外那邊順為資本的人在和紅杉的人小聲交談:
“雷總師弟的企業,我們怎麼可能不來看看。只是和我們預想的方向有點差異。”
“是啊,本來以為會是生物醫藥公司,陳博士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造詣非常深,如果是做新藥研發,我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投一筆錢給他。
但是做人體冬眠技術,這個技術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因素了。
不過我們對陳博士本人還是很看好的,如此年輕能夠忍住誘惑,屬實不易。”
“你是指和鵝廠繼續合作一事嗎?”
“沒錯,在《吉隆坡往事2》上面狠狠地坑了鵝廠一把,然後還能繼續面不改色地在後續上保持合作,既能抵擋誘惑,又能剛剛互相捅完刀然後繼續笑臉相迎,能屈能伸,真的太難得了。”
吉隆坡往事2大獲成功後,後續系列陳元光或者說林甲,他們依然選擇和鵝廠繼續合作,投資比例則從2%上升到了30%。
“和鵝廠合作是最理性的選擇,因為1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