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你不困嗎?”太子扭頭看她一眼。石舜華:“本來很困,被你吵醒就睡不著了。”“十一弟早上病了,九弟去給十一弟請太醫的時候,看到汗阿瑪西暖閣門口站著,就跟汗阿瑪商量把早上去上書房的時間改一下。”太子道,“汗阿瑪不同意,九弟說他聽不進諫言。汗阿瑪問他什麼時候聽不進去了。九弟說他喜歡一意孤行,比如亂指婚,八弟的臉都被郭絡羅氏抓花了。“九弟覺得他站著理,也沒在意汗阿瑪變臉。隨即又說汗阿瑪幾句,汗阿瑪氣得摔杯子,九弟沒等汗阿瑪開口,就問汗阿瑪是不是要說他忤逆不孝。汗阿瑪被他噎的險些暈過去。宜妃到乾清宮朝九弟腦袋上兩巴掌,趕走九弟就勸汗阿瑪消消火。後面的事孤也不知道,宜妃過去就把梁九功趕出來了。”“九弟吃了熊心豹子膽?”石舜華雙眼亮亮的,很是好奇。太子忍不住打個哈欠:“老九一向膽大。汗阿瑪又沒罵過老九,老九不怕他,這幾件事擱一塊,九弟心裡不順確實敢跟他吵。“別說他,汗阿瑪以前數落四弟,四弟也是左耳聽右耳出。這幾年分府單過,入朝辦差,懂事了,知道他是子也是臣,倒不敢忤逆汗阿瑪。”“汗阿瑪沒罰九弟?”石舜華問。太子:“老八的婚事汗阿瑪理虧。安撫安親王一脈的法子多得多,沒必要把親兒子搭進去。即便叫老八娶她,也該查清楚。可是汗阿瑪……不說他了,睡覺。”“九弟對汗阿瑪不滿?”石舜華問。太子:“汗阿瑪以前挺寵宜妃,如今眼裡只有年輕的庶妃,宜妃就算看開了,也會在九弟或者十一弟跟前抱怨。“九弟知道不該干涉汗阿瑪的事,但是宜妃是他親孃,汗阿瑪那麼大年齡又不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也不缺兒子,還跟以前一樣喜新厭舊,九弟難免覺得汗阿瑪為老不尊。”“是你這樣覺得吧。”石舜華道。太子瞪她一眼,你知道的太多了。”石舜華笑道:“爺,以後啊,你想納庶福晉,妾身不再攔你。不過,弘晏和弘曜會不會把東宮鬧得人仰馬翻,妾身就不知道了。”太子瞥她一眼:“他倆敢鬧也是你教的。孤可聽鑾儀衛說,汗阿瑪跟身邊人抱怨南巡不帶他倆。”“他們怎麼跟你說這個?”石舜華好奇。太子:“又不是什麼大事,汗阿瑪也沒下封口令。”翌日早上,太子還沒下朝,石舜華就把弘晏、弘曜、弘晉和弘皙叫到跟前:“你們想不想去人文薈萃的江南?”弘晉眼中一亮,隨即暗下來:“嫡額娘,我還得去國子監。”“江南多才子,你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石舜華道,“江南有很多文人留下的古蹟,比你們書上記錄的還多。”“嫡額娘,您的意思我可以去?”弘晉忙問。弘皙:“嫡額娘,我也可以去?”石舜華:“按理說你們都可以去。但是你們阿瑪得留在宮裡看家,他不去,他說了不算,得去找你們皇瑪法。”“額娘,我去。”快三週歲的弘晏說話比年初利索多了,“我和弟弟求皇瑪法,皇瑪法不同意,我,我們就天天去求他。”石舜華看向弘晉和弘皙,“你倆呢?”“我,我放學就去。”弘晉說。弘皙看了看石舜華,看了看他大哥:“我和三弟四弟一起去。”“那就這麼說定了。”石舜華道,“我幫你們留意著,我叫你們去,你們再去啊。”四個高矮不一的小孩點了點頭。石舜華想了想:“別告訴任何人。你們皇瑪法不能帶太多人,別人知道了都去纏你們皇瑪法,你們就去不了了。”“十五叔也不說?”弘晉問。石舜華看他一眼:“你想說也可以。”弘晉猶豫一下:“我,我還是不說了。”康熙三十八年,正月,過完十五,康熙釋出南巡詔旨:一切供給由京備辦,勿擾民間。而在聖旨發出去第二日傍晚,乾清宮西暖閣迎來四位小阿哥。康熙一看打頭的是兩個嫡孫,腦門一抽一抽的痛:“朕正在忙,你們先回去,等朕忙完了再宣你們。”弘晉和弘皙腳步一頓,停了下來。弘晏和弘曜彷彿沒聽見,直直地走到康熙面前:“皇瑪法,你忙吧,我們不打擾你。梁總管,我想坐椅子上。”梁九功下意識看康熙,怎麼辦?主子。康熙犯頭疼:“朕得忙到很晚。”“我們陪皇瑪法,不講話,不打擾皇瑪法。”弘曜說,“梁總管,我想坐椅子上陪皇瑪法。”“皇上……”康熙的飲食起居有梁九功安排,以致於梁九功非常清楚,在塞外的那幾個月,康熙晚上是怎麼過的,不禁同情他,“這裡只有兩張椅子,奴才再去搬兩張。”“弘晉,夫子佈置的功課做完了嗎?”康熙問長孫。“做完了。”弘晉感覺康熙不高興,可是他又沒發火,心裡有點不安。又見兩個弟弟像什麼都沒發現,小腦袋左看右看,一時弄不清到底怎麼回事,便按照他自個想的說,“皇瑪法要考校弘晉?”康熙不知道弘晉今天學的什麼:“朕這會兒不得閒。”“皇瑪法,你忙吧。”弘晏見兩個小太監搬著椅子進來,像個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