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2 頁)
王以誠琢磨一下:“師傅說得對,小的也餓了。小的這就去給您端飯。”康熙飯後會在乾清宮逛一刻鐘。梁九功在他的小屋裡看到康熙出來,立刻跑過去:“皇上,奴才有件事向您稟報,不是什麼大事。”“說吧。”不是軍國大事,康熙繼續遛彎。梁九功說完。康熙停下來:“小四不要陪嫁嬤嬤是不是太子妃的主意?”“不是。”梁九功不禁慶幸令王以誠去打聽清楚,“奴才也以為是。前天隨太子妃一起過去的人,有兩個是顧問行派過去……不過,如今宮裡人都認為這事跟太子妃有關,皇上,您看要不要奴才去把太子妃找來?”康熙抬抬手:“不用。既然跟太子妃沒關係,去把四公主找來。”“嗻!”梁九功本想使王以誠過去,想了想,還是親自跑一趟。然而到公主所,得知四公主去了宜妃那兒。梁九功又不得不拐去翊坤宮。梁九功到了翊坤宮,看到宜妃臉色不好,四公主耷拉著腦袋。更加確定此事跟太子妃沒關係,否則,四公主不會一副闖了禍的模樣。四公主跟著梁九功到乾清宮西暖閣,見康熙一臉嚴肅,心裡惴惴不安:“兒臣給汗阿瑪請安。”“說吧,嬤嬤到底是怎麼回事。”康熙沒繞彎子,直接問。四公主被宜妃罵一頓,意識到太子若追究到底,嫁去蒙古的四公主會被宗室女代替,而她極有可能會被過繼出去。四公主便不敢說她把陪嫁嬤嬤打發出去,是受太子妃影響:“兒臣昨兒下午整理妝奩,其中一臺是太子妃二嫂送的自鳴鐘。“六個自鳴鐘放在箱子裡剛剛好,不過那個箱子跟內務府準備的空箱子不一樣大。兒臣的陪嫁嬤嬤便叫兒臣把自鳴鐘放在內務府準備的箱子裡。可是放不下六個自鳴鐘,放五個自鳴鐘又空出一塊。兒臣便說,不換了,省得路上顛壞了。嬤嬤說不合規矩。“兒臣問她不合什麼規矩。她們答不上來,卻一個勁說不合規矩。兒臣沒理她們,回房歇了半個時辰。醒來後兒臣的大宮女銀杏說,四個陪嫁嬤嬤做主把放自鳴鐘的箱子換了。兒臣當時很生氣,便使人去請顧問行,這樣的嬤嬤兒臣用不起。”“就因為這個?”康熙問。四公主老老實實點頭:“她們才到兒臣那裡沒幾天,就敢擅自動兒臣的東西,以後指不定會幹出什麼事。兒臣怕她們給兒臣惹事,才不想要她們。”“梁九功,派人把箱子抬過來。”事情太巧,康熙雖然相信四公主不敢騙他,但他必須給東宮一個交代。畢竟他的第一反應也是太子妃的手筆。既然跟東宮沒關係,就不能讓滿宮上學誤會太子妃多事。一刻鐘,梁九功進來稟報:“啟稟皇上,公主所那邊的侍衛說,昨兒確實聽到公主和嬤嬤起了爭執。這個小一點高一點的箱子是內務府準備的,這個矮一點長一點的箱子裡裝著六個自鳴鐘。”說著,把箱子開啟。康熙走過去,便看到自鳴鐘分別放在六個沒有蓋的小木盒裡,而小木盒裡塞滿棉花,心中驚訝:“太子妃給你送過去的時候就是這樣?”“是的,二嫂考慮的很周到,自鳴鐘下面還有兩層棉墊。”四公主道,“兒臣見二嫂連路上顛簸都想到了,才不準嬤嬤亂動,可是她們膽子實在太大。”康熙嘆氣:“你回去吧。對外就說請示過朕了。”四公主鬆了一口氣:“謝謝汗阿瑪,兒臣告退。”康熙見四公主走遠,就吩咐梁九功:“叫太子過來一趟。”太子很納悶:“汗阿瑪叫孤過去,不是叫福晉?”“殿下,皇上確實宣你過去。”王以誠道。太子想了想:“梁九功有沒有說別的?”“梁總管說皇上知道這事跟太子妃沒關係,但皇上臉色不太好,他也不知道皇上怎麼想的。”康熙信東宮,這一點對太子來說就夠了。到乾清宮聽到康熙問他可知道四公主換陪嫁嬤嬤一事,太子點了點頭:“兒臣剛剛聽王以誠說的,因為什麼?”“一點小事。”康熙道,“小四換嬤嬤那事請示過朕,朕沒想到這麼點小事也能傳出是太子妃慫恿的,你回去跟她說別多想。”太子笑道:“兒臣還以為多大點事呢。弘晏額娘把毓慶宮的奶嬤嬤全打發出去,不怪大家都這麼想。不過,她還不知道這事。”“你沒跟她說?”康熙問。太子:“汗阿瑪有所不知,弘晏和弘曜昨天亂吃東西,拉肚子拉了半天。福晉擔心他倆半夜鬧肚子,丑時才歇息,剛剛才起來。奴才們還沒來得及稟報。王以誠去找兒臣時,弘晏額娘還一個勁問兒臣出什麼事了。”“你回去跟她說,小四考慮不周,險些連累她當惡人。”康熙臉色稍緩。待太子走後就問,“弘晏和弘曜昨兒真不舒服?”站在門口的王以誠道:“稟報皇上,昨兒東宮宣太醫了,不舒服的還有東宮的二阿哥。奴才聽說是吃太多東西不消化鬧肚子。”說著,頓了頓,“昨兒下午四福晉在東宮待到太陽落山才回去。”康熙抬頭:“四福晉?朕這是第幾次聽到四福晉去東宮?”王以誠的本意是太子妃很忙,沒工夫摻和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