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第2/2 頁)
飯,又整天惹事生非的宗室,把他們趕去關外。”石舜華張了張嘴:“抄家?”“怎麼了?”太子問,“給孤的弟弟騰地方,有問題嗎?”石舜華搖了搖頭:“沒問題。爺的辦法好,妾身佩服。”“孤是覺得弟弟有點多,可是孤能怎麼辦?只能接受。”太子道,“弘晏和弘曜加在一塊四歲,即便日日歇在乾清宮,汗阿瑪想給孤添幾個弟弟也有的是辦法。比如把弘晏和弘曜抱到別處,等天快亮了再把他倆抱回來。”石舜華點了點頭:“爺說得對,妾身沒想到這一點。”“雖然沒什麼用,汗阿瑪真同意帶他倆去蒙古,就讓他們去吧。”太子說著,嘆了一口氣,“也替孤看看蒙古大草原。”石舜華:“去之前給他們種痘?”“這事你做主。”弘晏和弘曜身體好,太子不擔心他倆撐不過去,“準備六個一模一樣的賀禮,別太貴重,能拿得出手就行。一旦封賞的聖旨下來,就把賀禮送過去。”三月份,豔陽高照的一天,梁九功捧著聖旨出了紫禁城去皇子府裡宣讀聖旨——封皇長子胤禔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誠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為貝勒。翌日,東宮賀禮送到各郡王、貝勒府中。小順子等人一出宮,晉江就把這個訊息透漏給王以誠。王以誠跑去康熙跟前邀功,康熙倍感欣慰,一個勁跟梁九功唸叨,太子長大了。太子不想長大,可是弟弟和兒子們催著他一天天成熟。石舜華原本以為憑胤祉和宮女的那件事,此次封諸皇子,他最多也就是貝勒。萬萬沒想到,他是郡王。挑不出一點錯,且沒少幹實事的胤禛是貝勒。待賀禮送出去,石舜華就去前院東暖閣找太子:“汗阿瑪此次封賞是按年齡來的?”太子:“不是,按照軍功。軍功這一塊,四弟不如老三。去年親征噶爾丹,八弟若沒跟過去,他這次也就是貝子。”“照您這麼說,汗阿瑪不生老三的氣了?”石舜華問。太子搖頭:“一個記不清長相的宮女,一個親兒子,那件事又過去那麼久了,甭說汗阿瑪生氣,他早把那事忘了。“再說了,自從老三被汗阿瑪大罵一頓,不敢在汗阿瑪面前抖機靈,也不敢再想著跟孤添堵。汗阿瑪一直看在眼裡,才會封他為郡王。”“真是便宜他了。”石舜華撇撇嘴,“四弟幫著八旗兵丁脫貧,這麼大的事還比不上他那點軍功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