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第1/2 頁)
太子朝他後腦勺上一巴掌:“趕緊滾。”進來就問,“你找他還是他來找你?”“我找他問問十三弟額孃的病。”石舜華道,“爺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太子:“隱約聽奴才提一句。你忙著照看弘暖和弘晗,孤想著你知道也幫不上什麼忙,就沒跟你說。”石舜華:“妾身去寧壽宮給皇祖母請安時,她和惠妃也沒提這事。”太子往四周看了看,沒有別人的耳朵:“後宮每年都有一到兩位庶妃病故,皇祖母在宮裡這麼多年,這種事見得太多早習慣了。再說延禧宮那位的兒媳婦都快不行了,哪有心情管別人的事。”“十三弟的兩個妹妹,一個十二歲,一個才八歲。這麼小就沒了娘。”石舜華說話間嘆了一口氣,“你的汗阿瑪真是作孽啊。”“石舜華!”太子低聲呵斥,“據孤所知汗阿瑪沒強迫過任何人,都是她們自願的。”“我也沒說什麼,瞧你急赤白臉的樣子。”石舜華說著,惹來太子一記怒瞪,“不說了,不說了,是她們咎由自取好了吧。”太子:“整天嘲笑九弟、十四弟大嘴巴,你也差不多。”“我大嘴巴?”石舜華指著自己,“我除了跟你說,還跟別人說過嗎?”太子一窒,這倒沒有,“跟孤說也不行,隔牆有耳。”石舜華心想,別人的耳朵早被她打發的遠遠的了。雖然毓慶宮裡還有幾個,但那幾個都是聰明人,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好啦,我知道了,以後不再提汗阿瑪。”“你最好一直記著。”太子道,“十三弟額孃的事你少管,他如果來找你,你就請皇祖母跟那四位說說。”“知道,知道。”石舜華道,“妾身還有倆孩子要照看,沒工夫管別人。”太子不太相信她,趁著石舜華回後院,交代張起麟盯著石舜華,一旦發現她多管閒事,立刻向他稟報。然而,直到端午節,整個紫禁城上空瀰漫著粽子的香味,石舜華都沒插手後宮的事,這讓太子頗為意外。午時左右,太子從文華殿回來,看到西暖閣門口站著四個陌生的嬤嬤、宮女,招來晉江,“誰來了?”“八公主和十公主。”晉江道,“還有十三爺,今兒晌午在咱們這裡用飯。”太子嗤一聲:“你說你主子上輩子是不是籠中雀兒,這輩子終於被放出來,一天不找事都覺得白活了。”“奴才不知道。”晉江偷偷瞄太子一眼,見他皮笑肉不笑,“您可以問問主子。”太子低頭瞪他一眼,抬腳回毓慶宮換下朝服。再回到惇本殿,膳房人正在擺飯。“太子二哥。”胤祥感到身後一暗,回頭看清來人連忙起身,不忘提醒兩個妹妹喊人。太子走到主位坐下,微微頷首:“坐吧。晌午吃什麼?”“都是些時苓蔬菜。”石舜華眼角的餘光注意到兩個小姑娘侷促不安,緊張的只能聽到心跳聲,“十三弟,喜歡吃什麼粽子就吩咐奴才給你們剝。白線綁著的是鮮肉粽子,藍線綁的鹹鴨蛋粽子,那個黑線綁的是紅棗粽,大一點的裡面放的豆沙。”胤祥看向兩個妹妹:“你倆想吃甜的還是鹹的?”兩人不約而同地先看石舜華一眼,又偷瞄太子一眼。公主所在後宮北面,太子幾乎沒往後宮去過。而皇宮家宴男女分食,以致於今天是太子第一次見到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發現兩人真怕他,太子很是無語,堂堂大清公主,即便沒小四膽子大——敢坑太子妃,也該落落大方:“她倆喜歡吃什麼樣的粽子,十三,你個當兄長的不知道?”十三一窒,他天不亮就得去上書房,太陽快落山才下課,睡都睡不飽,哪會注意到這種小事:“我——”“什麼樣的都行。”八公主誤以為她哥惹太子生氣,連忙說,“紅棗的。”石舜華聽到她心裡說豆沙,心下奇怪,就看到站在太子身後的宮女正在給太子剝紅棗粽:“膳房煮的粽子多,四種口味都嚐嚐。”隨即吩咐宮人給她倆剝粽子,“吃不完就剩下。先喝點湯。”“十一,我這裡煮的粽子多,回頭給十三送點過去。”宜妃見小兒子狼吞虎嚥,像八輩子沒吃過似的,“慢慢吃,吃太快不消化,回頭又得鬧肚子。”“額娘,今年的粽子比去年好吃。”十一道,“這裡麵包的豬肉不錯。”九皇子替他丟人:“那是火腿。”“火腿不是肉?”十一反問。九皇子語塞。十一像佔到便宜似的,看他一眼,就說:“我和十三弟一起出來的時候,十三弟拐去東宮了。估計是跟太子和太子妃一起過節。”“那兩口子倒是會雪中送炭。”宜妃嚥下嘴裡的粽子,“你沒問十三?”十一皇子:“問了又不能怎麼樣,問那麼多做什麼。額娘,十三弟的生母真的快不行了?”“聽說有所好轉。”宜妃道,“我估計好轉也是迴光返照。你汗阿瑪挺喜歡十三,你對他好點,你汗阿瑪看見了也會感到欣慰。”十一皇子又夾一個粽子:“那也不如東宮做的好。”“娘娘,奴婢剛收到訊息,八公主和十公主也在東宮。”宜妃的心腹嬤嬤匆匆進來,“太子妃的大宮女阿笙去請的。”“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