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第1/2 頁)
這話聽著沒問題,可仔細想想,怎麼就那麼不對勁兒呢?程飛躍還在苦思冥想中,一旁的袁藝卻先感覺到不對頭了,忙問:“大姑,我哥他報考的是大學城的學校?”“對啊,就是那個什麼分校的什麼學院,學的是什麼來著?”“媽,我是你親生的嗎?”三個名字,一個都沒記住!!回應程飛躍的,是袁大姑重重的一記腦瓜崩兒:“你要不是我親生的,我能養你到那麼大?我一準把你扔了!”袁老太實力挺大閨女,忙不迭的點頭稱是:“對啊對啊,以前你還小的時候,每次都能把你媽氣出發抖,恨不得直接打死你。我都勸她,親生啊,懷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來的,下手輕點兒,別真給打死了。”來自於親媽和親外婆的這些話,徹底的紮了程飛躍的心,他已經心痛到麻木了,決定離家出走。於是,他離開了袁藝家,麻溜的滾回了自己家,開啟新買的膝上型電腦,上了yy吆喝一聲,呼朋喚友的下副本去了。所以說,沒心沒肺的人就是過得開心。轉眼,就到了出發之時了。袁藝的行囊早已準備妥當,其實她要準備的東西並不算多,畢竟只是集訓三個月而已。考慮到她是跟著學校的大巴車去省城的,趙秋萍生怕她東西太多拿不動,又擔心她太麻煩別人被人嫌棄,所以準備的全是夏天要用的東西。至於天冷以後怎麼辦,倒也不用太操心,一個是可以透過郵局寄過去,再不然花錢買也行。哪怕袁藝出門不方便,這不是還有大外甥在嗎?可憐的程飛躍並不知道,他非但要過上零花錢少之又少的可憐生活,還是已經被預定下的苦力。真慘。而等袁藝坐上大巴車,和同學們一起跟隨校方人員趕赴省城時,袁老太也喜滋滋的坐上了去北京的飛機,跟她一同前往的,當然是閒得發慌的程飛躍了。沒辦法,袁老太的兒女們都不放心老太太一個人去北京,哪怕她再三強調,一個老太太沒人拐賣的,當子女的仍然揪著心。偏生,暑假裡雖然學生們都放假,可上班族卻是都很忙的,請假個一兩天還算可以,可到時候誰把老太太送回來?而還是學生的孫輩裡頭,袁藝要去省城,袁愷要忙著上補習班,唯一的人選就落在了程飛躍身上。用袁大姑的話來說,反正他待在家裡也是打遊戲,不如帶上膝上型電腦去北京。當然,程飛躍也相當得樂意,他已經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面寫的報道時間是九月二十日。這麼算下來,他只能可以玩一個月再回來。至於北京那頭,袁西海接到來自於大哥袁東海的電話時,恨不得抱著電話嗷嗷哭一通。帶孩子實在是太難了,這世上再也沒有比帶孩子更難的事情了,他寧願去單位裡通宵加班,也不願意跟自家小魔王做鬥爭了。同時,他也真誠的感謝了親哥親姐,謝謝他們當初帶自己玩,沒一腳踹死他。袁東海放下電話時,還很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甚至在之後,特地跟他大姐探討了一下兒時生活。他小時候吧,當時家家戶戶都有很多孩子,畢竟那時候提倡的是早生多生,人多力量大嘛。偏生,當爹媽的又都特別忙碌,再說那會兒也不像現在有各種託兒所、幼兒園、育嬰早教機構之類的。當時只有唯一的一種帶孩子的模式,那就是大的帶小的。因此,袁西海那話是對的,他的確是被哥哥姐姐拉拔長大的,只不過他的童年大概沒他想的那麼美好。果不其然,根據當時已經懂事了的袁大姑回憶:“我那會兒也是半個勞力了,要幫家裡洗衣打掃,還要生煤餅爐做飯,哪裡有空帶孩子?你倒是我帶的,南海是跟在你屁股地裡打著滾長大的,西海……”想啊想,袁大姑一拍大腿:“咱們家最早不是住村裡嗎?早先家裡有個特大的雞窩,後來不讓養了,說每家每戶最多養兩隻雞。你和南海倒是玩得挺好的,西海剛學會走路,天天亂竄,不是磕了碰了,就是摔了狗吃屎。關鍵他還老喜歡哭,我煩死他了,就把他關雞窩裡去了。”袁東海:…………這事兒還是別告訴他親愛的三弟了,就讓三弟懷揣著對哥哥姐姐的感激之情,好好過日子吧。只這般,隨著袁藝到了省城的集訓中心,袁老太也跟程飛躍一道兒來到了首都。袁藝報名的是省美院下屬的集訓中心,價格最貴,但確實是物有所值。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飯菜太難吃了。上輩子,袁藝之所以選擇省內的大學,一方面是因為就她那破成績,沒多少選擇的餘地,不過另一方面她也考慮到了飲食習慣問題。她原本想的是,不出省的話,起碼口味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萬萬沒想到,開學第一天,師範學校的食堂就征服了她……嚇得她差點兒沒跪下來叫爸爸。當時,食堂有三道名菜。第一道是白米飯蒸自個兒,這是做的最地道的,能吃,無毒,不會出事。第二道叫清水煮麵條,也是名菜啊,做飯雖然特別簡單,就是把麵條往放滿水的鍋裡一丟,再隨便撒些鹽和味精,但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