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2/2 頁)
信他。&rdo;蕭潤斬釘截鐵地總結道。 永昌大典談滄羽沒想到那天早上之後,他居然連續許多天都沒有見過自己的娘子。每次求見,都是一樣的藉口,公主正忙於政事。談滄羽幾乎懷疑這是為了怕見到他而編造的藉口,但是他每日看到來長樂宮覲見的臣子絡繹不絕,才會稍微心安一些。但公主每天都直接睡在永壽殿,再也沒有回婚房一次。而他自然也就沒有機會見到她。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否則之前一點都不瞞著他在商討政事,現在反而把他排除在外?而且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他?談滄羽左思右想也沒考慮出來一個像樣的結果,但他卻知道公主此舉應該是有她的深意所在,也許是她想自己靜下來想想,他也就先不去打擾。在宮中無事的時候,談滄羽想起她提起過《永昌大典》的編著工作,便好奇地去宮外不遠的翰林院晃了一下。《永昌大典》是從長樂女皇時期開始編著的,因為長樂女皇的年號為永昌,所以這部大典的名字就命名為《永昌大典》。整部書擬定分為60卷,集合了經、史、子、集、釋莊、道經、戲劇、平話、工技、農藝、醫卜,文學等,無所不包,是一部百科全書。在永昌年間並沒有編纂結束,在長樂女皇退位之後,甚至還間斷了許多年,直到三年前攝政公主才下旨重組人手繼續編纂《永昌大典》。對這部鉅作,談滄羽其實也早有耳聞,但他一直都沒有關心,畢竟在他看來,這部書只不過就是把其他書籍編纂進來,根本沒有什麼意義。但在他參觀完翰林院之後,居然發現事情並不是他所想的那樣簡單。全書體例是&ldo;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rdo;檢索非常方便。編寫的目的也並不是為皇家的藏書量多增添一筆光彩的數字,而是挑選其中的各種文章,編輯成冊,遂為各大中小學院的教材用書。在皇家學院唸書的學生自費購買,而公立學校的學生教材全部為國家贈與。從今年年初開始,《永昌大典》每個月出版印刷發行一卷,供民眾閱讀。此舉更是掀起了長安上下圖書收藏熱。而由賣書的錢,完全可以支撐《永昌大典》的編撰工作,甚至還富有盈餘。談滄羽從翰林院出來後,就立刻回到他在永寧殿的書房,果然在最醒目的架子上,擺著一套已經編撰好的《永昌大典》。他這些天一直翻看著《永昌大典》,除去一些他非常熟悉的經、史、子、集等,他驚訝的是裡面很多工技、農藝、醫卜、地理等等實用性的分類中,很多圖文並茂,講解非常的詳細,讓他這個不感興趣的人都看的津津有味,連續廢寢忘食地看了好幾天。加之這些分卷之中,很多書頁上都有人用羽毛筆寫的書批,字跡娟秀,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他的公主所寫。很多有趣的註釋也讓他看的忍俊不禁。等看到某一卷的最後一頁時,看著上面長篇的書批,談滄羽陷入了沉思。身為世家子弟,他從小就學了很多君臣之道,在老子的道德經裡就有這一句:&ldo;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不以知知邦,邦之德也。&rdo;他也知道朝廷自古以來奉行的是愚民政策,就是怕百姓們有了自我的思想之後難以管理。但在這一頁的書批上寫著,人們對老子的這句話,理解實際上是錯誤的。正因為侯王不比民眾高明,所以才要&ldo;無為而治&rdo;,即廢除專制,民主自治。侯王要認識到自己比民眾愚蠢,所以才引出後句&ldo;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rdo;。全句的釋義,應該是:奉行大道的侯王,不自以為比民眾高明。而且要使自己寬厚若愚。民眾之所以難以治理,就是因為侯王用巧智治國產生了反彈效應。所以用巧智治國的人是國家和人民的罪人,不用巧智治國,是對國家和人民的恩澤。 其實百姓的要求很低,只求吃得飽穿得暖,就滿足了。而教導百姓們努力學習知識建設國家,則是朝廷的職責。所以,治理國家,要使百姓變得聰明,而讓統治者變得大智若愚。以愚治國,用天下人都能看得透的方法治理國家,就不會走更多彎路,就會成就盛世太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