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1 頁)
張師正一邊說一邊驚魂未定,顯然也是無比後怕:&ldo;如今你雖然僥倖撿回來一條性命,但終究失誤了這次科考,以往太祖朝每年一科,到真宗朝兩年一科,往後說不定還會三年一科甚至更長。&rdo;王俊民抿緊了唇,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正好這時又有其他同學前來拜會,張師正的人緣在太學中是最好的,王俊民卻覺得沒有辦法融入到他們的那個圈子裡,索性告了辭。回到自己的舍齋,王俊民摸著腰間的玉翁仲,手指在觸到上面的傷痕時,腦海中卻閃過張師正說的話,心中不免有些鬱結。這玉翁仲傷成這樣了,就不適合每天都帶著了吧。最後憐惜地摸了一下玉翁仲,王俊民把它放進了一旁的漆盒,渾然沒察覺到那本來玉色瑩潤的玉翁仲瞬間黯淡了下來……隨後的科考殿試成績公佈,張師正擢甲科,賜進士及,捲紙自然都是糊名的,但他立時就認出了劉輝的文風,拿著硃筆從頭批判到尾。名落孫山的劉輝毅然辭去了太學,回鄉苦讀,體驗民間疾苦,行文日漸誠熟樸實,終於在今年被御試考官歐陽修大加讚許,一舉奪魁。王俊民得來他人譽抄的狀元文章,反覆研讀數遍,也自愧不如。初虞世參加科考的名詞也不算太理想,他便退了太學,回家去唸醫書了。旁人都覺得他太傻,但王俊民其實在心底裡微妙地羨慕他。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且堅定地做下去,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王俊民心無旁騖,愈發苦讀。只是這回並不死讀書,而是在溫書之餘,儘可能地走訪更多的地方。《荀子 儒效》日: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比困。他漸漸地身體力行地體會了書中所說的那些話語,並不是單單從字面上來理解。一晃又是兩年,此次的上舍評考自然是王俊民這個唯一上等上舍生,而後嘉佑六年辛丑科舉在眾人期待中到來。已經二十五歲的王俊民在太學中已經算是年紀頗大的了,若他今年再不中舉,那麼就要從太學退學,當個無關緊要的師爺,或是留在太學中當一名普通的學正或者學錄,領取微博的俸祿。家裡的弟弟們已經長大,需要花銷的地方日益增多,他已經不能再給家裡增添負擔了。況且他一直藉口苦讀詩書,並未娶親,也是因為這彩禮錢家裡恐怕都拿不出來。 收拾考場用具時,王俊民翻開了漆盒,看到了那沒被他以往許久的玉翁仲,拿在手中把玩片刻後,終於還是把它拿了出來,放進了文具漆盒之中。會試如同王俊民所預料的一般一帆風順,答完試卷之時,他就知道自己應該榜上有名,至於名次高低,那真的是需要上天安排。在舍齋狠狠睡了兩天,在殿試名單尚未公佈之前,王俊民出門打算回家看看。之時在他出門後卻忽然覺得,每個路過他身邊的人,都隱約對他指指點點。他向來獨來獨往,自然是不會在意他人顏色。可這太學中幾乎他遇到的所有學子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他,他也難免疑慮地放慢了腳步,漸漸地議論的聲音也陸續傳到他的耳類。&ldo;據說有人傳言這王俊民就是本科狀元!&rdo;&ldo;也許呢,王康侯可是太學上舍的,一力推薦,恐怕這狀元也危險。&rdo;王俊民一口喝掉那微苦的醒酒湯,頭疼稍微緩解了一些。臨川先生便是王安石王大人,王俊民還是因為考前的那番流言懷有芥蒂,皺眉道:&ldo;這豈不是讓臨川先生難做?&rdo;&ldo;無妨,康侯你是有真才實學,之前是有人故意傳言害你,這一下到時有了上天註定的意味,倒是能被傳為美談。&rdo;初虞世不以為意地說道。他的視線落在了一旁開啟的文具漆盒內,正好看到了那枚讓他印象深刻的玉翁仲,不禁不滿道:&ldo;康侯,你怎麼還留著這玉翁仲?你差點被燒死,又差點被流言害死,就差一死表清白了。這讀書人最看重的就是名聲與性命,你兩個都差點丟了,難道還不是這玉翁仲帶來的厄運?我看,還是忍了為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