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有人建議我先把故事寫出來,然後大家再根據故事內容設計一個故事名。但這種方法對我來說不合適,因為我寫故事,都是圍繞題目來決定情節的取捨與詳略的,沒有一個題目,我就無法動筆。如果我按照 &ldo; 塵埃落定 &rdo; 的思路選擇了情節並寫成了故事,那麼等我寫完就只能用 &ldo; 塵埃落定 &rdo; 這個題目,如果換個別的名字,我寫的故事就很可能跑題了。有人說,你不是說這個故事是某個網友的故事嗎?那怎麼會跑題呢?難道這個故事不是真人真事,而是你自己編的,所以不同的題目可以編成不同的故事?這樣問的同學有所不知,即便是真人真事,圍繞不同的題目寫出來,也會不盡相同。比如《三人行》,如果題目是《安潔與老康的愛情故事》,那麼我就會省掉很多有關木亞華與崔靈的情節,但因為題目是 &ldo; 三人行 &rdo; ,所以我寫的實際不止 &ldo; 安潔與老康的愛情故事 &rdo; ,而是多個 &ldo; 三人行 &rdo; 的故事並行發展。木亞華的婚姻故事,是一個 &ldo; 三人行 &rdo; 的故事,因為她的婚姻中夾雜了一個 &ldo; 第三者 &rdo; ;崔靈的愛情故事,也是一個 &ldo; 三人行 &rdo; 的故事,因為她本人就是一個 &ldo; 第三者 &rdo; ;安潔的愛情故事,還是一個 &ldo; 三人行 &rdo; 的故事,先是有烏鋼這個 &ldo; 第三者 &rdo; (你也可以把老康看成 &ldo; 第三者 &rdo; ),後來有他們的孩子這個 &ldo; 第三者 &rdo; ;安潔曾經暗戀她的姐夫,所以對於姐姐姐夫來說,她是個思想上的 &ldo; 第三者 &rdo; ;最後她為姐姐姐夫代孕生子,讓姐姐姐夫的婚姻裡有了一個 &ldo; 第三者 &rdo; 。 我寫故事不怎麼關注 &ldo; 中心思想 &rdo; ,如果 &ldo; 中心思想 &rdo; 就是 &ldo; 歌頌什麼,批判什麼,說明什麼 &rdo; 的話。大多數人寫小說,都有一個 ssa 要傳達,所謂 &ldo; 文以載道 &rdo; 是也。他們有個 &ldo; 道 &rdo; 要推廣,想表達某種觀點,於是創作一個故事,形象地說明自己的觀點。比如有人信奉 &ldo;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rdo; 的 &ldo; 因果報應說 &rdo; ,於是寫部小說,設計一些人物和情節,讓行善的得到善報,作惡的得到惡報,對世人起到懲戒作用。有人說《西遊記》就是這樣的小說,只不過它的故事太生動,想象力太豐富,把讀者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故事和細節上去,因此沒注意到它的 &ldo; 勸喻 &rdo; 中心。還有的人沒這麼明顯的 &ldo; 文以載道 &rdo; 意識,但腦子裡已經形成了某種觀點,寫起小說來就免不了會流露出來。比如有些作者骨子裡有 &ldo; 女人是禍水 &rdo; 的觀念,所以寫出的故事裡總有一個作為幕後總推手的反面女性人物,由於嫉妒丈夫與另一個女人的真心相愛,或者貪圖家財,或者有其他不良意圖,總是想方設法圖謀害人,於是導演出許多的悲歡離合。有不少人認為我寫的《山楂樹之戀》與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很相像,他們覺得這樣比是抬舉我,因為霍達是知名作家。但我覺得這樣比是貶低我,無論是思想境界方面還是故事結構方面。霍達雖然是知名作家,但《穆斯林的葬禮》並沒有脫離我上面描述的那個窠臼:故事裡有一個作為幕後總推手的反面女性人物。這類故事的大致情節就是:男主娶了個太太,一般是父母包辦,或者為了家族利益聯姻,或者男主一時情迷,上了某個女人的當,與之結成了夫婦,但他並不愛她。後來男主遇到一個真心相愛的女人,於是矛盾爆發,原配夫人嫉妒這個被丈夫寵愛的新歡,想方設法破壞丈夫與新歡的好事,殃及新歡的家庭及子女,甚至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演化成許多矛盾衝突,進而形成故事。大家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看過的故事或者電視連續劇,難保不發現很多 follow 這個 pattern 的作品。可以這樣說,凡是創作性的作品,其作者都有 ssa 要傳達,只看明顯不明顯,自覺不自覺了。有人說,難道你就沒有傳達 ssa 嗎?你寫的《山楂樹之戀》,不就傳達了 &ldo; 愛一個人也是一種幸福,或許是更大的幸福 &rdo; 的 ssa 嗎?如果你這樣想,那麼我首先要恭賀你,因為你至少能看出《山楂樹之戀》傳達了這麼一個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