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2 頁)
【256文學將分享完結好看的言情小說以及耽美小說等,找好看的小說就來256文學https:256wxc/】醉花蔭果然正如康熙所料,鰲拜等人以龔鼎孳怠慢審案、有徇私之嫌為由,在太皇太后那裡參了龔鼎孳一本,要將他革職問罪。好在太皇太后把事情壓了下來,他們才沒有堅持要治龔鼎孳的罪。但他們又提出要判湯若望凌遲處死,太皇太后心裡不同意,便一時沒有表態,只同意輔臣繼續審理此案。輔臣們走後,康熙從內殿出來,向太皇太后道:&ldo;老佛爺,您怎麼不為湯瑪法說幾句話?&rdo;太皇太后看見他,一愣道:&ldo;你也覺得湯瑪法是冤枉的?&rdo;康熙道:&ldo;孫兒也不敢斷定。但皇阿瑪曾經那麼看重他,還拜他為師,他就一定是個好人。皇阿瑪看人總不會錯。&rdo;康熙自幼便聽師傅們講到父親的種種勤政愛民的事蹟,自然對父親無比崇敬。太皇太后聽到他的話,撲哧一笑:&ldo;你就是這麼判斷是非的?只要是皇阿瑪認為是對的,就是對的?是不是?&rdo;康熙知道皇祖母在取笑他,忸怩道:&ldo;師傅們也說湯瑪法不是妖孽,是輔臣們借題發揮,要打擊漢官。&rdo;太皇太后收起笑容,道:&ldo;你那些師傅,熊賜履、魏裔介,哪個不是漢官,他們當然要在你面前這麼說。關鍵是你自己心裡要有杆尺,知道衡量眾人的話是真是假。&rdo;康熙小聲道:&ldo;湯瑪法還救過您呢!&rdo;說完,偷偷瞄了祖母一眼。太皇太后拉他到身前,摸著他的頭,語重心長的說:&ldo;皇祖母知道你漸漸大了,也想知道朝政大事。可這事急不得,也不是急就能達成的事。但是有一點,你必須牢記!&rdo;康熙睜大眼睛認真的聽。太皇太后在他耳邊道:&ldo;不管是什麼時候,都不要把心裡的想法擺在臉上。要讓別人猜不透你,別人也就不知道你的深淺,明白嗎?師傅們的話,你儘可以聽著,回來和祖母嘮叨嘮叨,但在他們面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因為你現在還沒有親政。&rdo;康熙懂事的點點頭,道:&ldo;老佛爺,我想到一個主意。那個楊光先不是要說湯瑪法的時憲曆是騙人的嗎?咱們不妨讓他的大統歷和和湯瑪法的時憲曆比試比試,看誰的準,誰就是對的!&rdo;太皇太后恩了一聲,心裡卻想:孩子,你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這件事不僅僅是曆法之爭,根本就是滿漢之爭,湯若望不過是個替死鬼。她沒有說破這一層,因為她另外有了謀算。幾天後,太皇太后下懿旨,命楊光先以大統歷和湯若望的時憲曆就幾日後的日食,來一次測算比試,以證明哪一種曆法更正確。輔臣們知道太皇太后是想給湯若望一次脫罪的機會,心裡不情願,可嘴上不敢說,應允了這次比試。結果,大統歷測算的日食時間完全不對,時憲曆卻和日食時間很接近。原先視湯若望為騙子的人,漸漸有了動搖。恰好這時,京城發生地震,太皇太后便以上天示警為由,乘機下旨免了湯若望的凌遲死罪。鰲拜等人卻不甘心,仍是上摺奏請判湯若望死刑。太皇太后氣惱不已,頭一次以太皇太后之尊壓下了鰲拜等人的氣焰。湯若望最終被釋放,卻因年老體衰,又多日飽受折磨,不久便去世。這一仗,滿臣們輸了,但是他們不甘心失敗,把仇恨記在龔鼎孳等漢官頭上。漢官們對滿臣長久以來的囂張氣焰早有不滿,也一心想和他們對峙,為天下的漢人謀求些利益。尚未親政的康熙,自然成了他們最大的籌碼。畢竟他還是孩子,又頗有乃父的仁慈之風。因此他們力主讓康熙聽政,以培養他日後親政的能力。太皇太后批准了他們的要求,從此朝堂上便出現了小皇帝的身影。雖然他從不對政事發表意見,但漢官還是看到了希望。到了康熙十二歲的時候,漢官們紛紛上書要求輔臣還政於君。太皇太后也看出了輔臣柄國的弊端,也想讓康熙早日親政,可她比任何人謀劃的更遠。她知道康熙想親政,還沒到最好的時候,因此她駁回了漢官們的請求,反而對四大輔臣連連施恩。鰲拜等人不知道太皇太后的打算,結黨營私更加愈演愈烈。不知太皇太后打算的,不僅僅是鰲拜等人,就連孔四貞也不明白她這次的心意。因為她一直是太皇太后最知心的人,所以當她問起,太皇太后也就沒有隱瞞。&ldo;還不是時候啊!&rdo; 太皇太后感嘆的說。孔四貞道:&ldo;皇額娘是想等輔臣們自己提出還政?這恐怕不易。&rdo;太皇太后道:&ldo;只有一步一步來。這次,就算我準了漢官們的提議,輔臣也未必肯交權。他們會說,皇帝尚未成年,主少國疑,將朝政交於孩童手裡不放心。總之,他們有的是理由不還政。他們執政多年,一時間不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