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在鰲拜府,鰲拜的幾名親信在商議對策。鰲拜侄子納爾杜道:&ldo;索尼這老傢伙死都死了,還來這一出,這不是逼著輔臣交權嗎!&rdo;鰲拜的親信、新任戶部尚書馬爾賽道:&ldo;說是索尼臨終遺言,誰看見了?有誰能證明?老傢伙都病成那樣了,神志不清,哪會有什麼遺言!&rdo;鰲拜的另一親信內大臣班布林善是這些人裡最狡猾的,他冷笑道:&ldo;皇后說是索尼口述,由她執筆,誰敢不信!皇后說是怎麼回事就是怎麼回事!&rdo;納爾杜道:&ldo;我看那封信分明是皇后自己的意思,假索尼之名罷了。&rdo;班布林善道:&ldo;皇后的話,你敢質疑嗎?皇后的背後站著誰呀,你要弄清楚!是小主子!&rdo;一直沒說話的鰲拜忽然cha話道:&ldo;是小的倒無妨,羽翼未豐,怕就怕是那一位的意思。&rdo;他向上豎了豎食指,心裡著實有些敬畏太皇太后。而此時,在慈寧宮裡,太皇太后和康熙也在談論此事,孔四貞則坐在一旁認真的聆聽。太皇太后嘆氣道:&ldo;索尼這一死,鰲拜沒有了可以牽制他的人,必然更加有恃無恐。孫兒啊,你的勝算又少了幾分。&rdo;康熙道:&ldo;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可能是我運氣欠佳。&rdo;太皇太后道:&ldo;總算皇后替你掙了點回來,咱們這幾年的苦心經營才不至於功虧一簣。&rdo;康熙默然不語,心想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祖母洞悉一切的目光。太皇太后又道:&ldo;媳婦兒沒有給你娶錯,將來必是個賢內助。可惜咱們這次也只能辜負她的心意,親政之事必須暫緩實行。&rdo;康熙點點頭道:&ldo;是啊,光憑那封遺書,輔臣們定然不服。他們必然提出主少國疑,還政還不到時機。&rdo; 太皇太后道:&ldo;好在那封遺書中把親政的事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只要越來越多的人贊成,鰲拜他們也不能一意孤行。只是眼前,咱們只能留中不發。&rdo;孔四貞道:&ldo;皇額娘是要下懿旨駁回索尼的請求?&rdo;太皇太后嘆口氣,道:&ldo;唯今之計,也只能如此。&rdo;第二天朝會上,康熙命熊賜履向眾臣工宣讀了太皇太后的懿旨,親政之事緩一兩年再奏。鰲拜等人不禁面露得色。此後的幾個月,康熙繼續於朝堂上聽政,親政一事被擱置了。索尼死後,其餘三輔臣順序竟漸漸顛倒。原本蘇克薩哈是排在第二,可經黃旗白旗換地一事受到沉重打擊,他的位序落到了輔臣之末。遏必隆本就不管事,蘇克薩哈又失勢,鰲拜逐漸取代索尼成為首輔,朝政大事莫不由他把持。鰲拜的野心迅速膨脹,太皇太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暗自思量對策。鎮守雲貴的藩王吳三桂向朝廷上報推薦的雲貴兩省新任官員的名單放在她面前,讓她忽然心生一計,也許這正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孔四貞從外面進來,太皇太后若有所思的向她道:&ldo;四貞啊,你代皇額娘回趟廣西怎麼樣?&rdo;不等孔四貞回話,太皇太后望著她的眼睛道:&ldo;上次進京來的那個孫延齡是你父親的部下,人很精明能幹,對你也實心實意,額娘想做主讓你們完婚。雖說你是一藩之主,又是和碩公主,可能找到那麼個情投意合的人也不容易不是。&rdo;孔四貞吃驚之餘,仍不明就裡。太皇太后索性點破其中奧秘,道:&ldo;我想派你做女欽差,替我去和三藩聯絡,讓他們上書奏請皇帝親政。鰲拜黨羽耳目眾多,只有打著公主下嫁這個幌子,你離京才能不讓他們懷疑。&rdo;孔四貞知道太皇太后運籌帷幄,一旦決定的事,就不會更改,便道:&ldo;只要是為了皇上,四貞赴湯蹈火亦無所懼,但憑皇額娘安排便是。&rdo;太皇太后嘆息一聲,她何嘗不知四貞心裡只有先皇順治,可她不能不替四貞的將來打算。即使貴為公主,她遲早也是要嫁人的。何況在這節骨眼上,四貞肩負重要使命,太皇太后出此對策也是無可奈何。太皇太后很快把事情告訴皇后,讓她告訴康熙。太皇太后道:&ldo;皇帝和四貞情同母子,你要覷著機會慢慢說,別讓他太著急。&rdo;皇后點點頭,道:&ldo;孩兒知道了。&rdo;太皇太后嘆道:&ldo;這才是第一個,以後皇帝就會漸漸知道,生為皇家人,很多時候不由己。我何嘗又捨得四貞遠嫁,這些年要不是有她,我一個人哪裡顧得了裡裡外外這些事。&rdo;說到動情處,她落下眼淚,皇后聽到此話,也不免陪著落淚。惠珠格格從外面進來,見她們祖孫倆相對拭淚,奇道:&ldo;皇祖母,皇嫂,你們好好的哭什麼?&rdo;太皇太后知她和康熙無話不談,怕她洩露風聲,便道:&ldo;過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