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梁帝國的艱難時刻(第1/2 頁)
蕭景琰也想救城樓下的這群百姓,曾幾何時,他們也安穩地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可如今世道艱難,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蕭景琰該去哪裡找糧食呢?
戚猛依舊在抱怨
“現在我們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此時,蕭景琰還在籌劃怎麼收集糧食,但是流民之中又有人坐不住了。
流民之中有個叫做張三才的人,他原本是南陽那邊的木匠,一路東逃西走,最後跟著難民群來到了汴河邊,希望藉著朝廷整治汴河的機會重新得到好生活,但是這場乾旱持續的太久了。
張三才雖然是流民,但是行李之中有鋸子,他帶著十杆削好的木槍來到難民群中,對那些身體尚且健康的男人們說
“媽的,管他什麼張宗琿還是什麼蕭景琰!老子要吃飯!你們敢不敢跟老子幹?”
底下有一個叫做智戒的和尚說
“當然要幹!要攪,我們就要把這天下攪得天翻地覆!”
旁邊有流民問
“老哥,你這就十杆竹槍,你就想造蕭景琰的反?蕭景琰可有個效威金槍都啊,一百杆金槍,怎麼說都比我們這十杆竹槍要好不是?”
張三才笑了起來
“哼,你懂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年陳勝吳廣起義,就那一百多人,最後不也是使得整個山東為之震動,幾十萬人願意付出性命反抗暴秦嗎?現在蕭選昏庸成這個地步,是他們逼咱們反的!”
蕭景琰請求糧食的訊息已經散播出去了,可是蕭景琰也沒有想到底層百姓已經在死亡線的邊緣垂死掙扎,他們已經不再相信官府的任何告示了,大梁帝國現在陷入了艱難的時刻。
程知忌看過蕭景琰的上疏後,對中書省的各位官員說
“各位,這是靖公的上書,我大概跟大家說一下意思吧,就是湧向汴河的難民已經越來越多了,他們都聽說朝廷治理漕運需要大量的經費和糧食,所以紛紛湧了過來,現在是朝廷在汴河上的花費已經是杯水車薪,又要治理漕運,給工人發放糧食還有工錢,又要養活難民,大家任重而道遠啊。”
丁羨威瞅了一眼樓之敬,顯然樓之敬作為戶部尚書,面對如此巨大的財政危機,他難以脫責。
丁羨威疑問道
“樓之敬,你說去年朝廷的歲入會新增二十五萬貫,可是我們都知道了,今年朝廷的歲入,只有六百七十五萬貫!那麼,按照你的說法,朝廷的歲入少了五十萬貫,這五十萬貫究竟去了哪裡呢?”
樓之敬冷汗一冒,實情不能說,這筆錢其實都給了蕭景宣,讓蕭景宣去買通禮部尚書陳元直。
樓之敬推脫道
“去年,牛四七在汴河造反,所到之處,無不燒殺搶掠!淮河地方的破壞加劇了,加上汴河干渴的問題遲遲沒有解決,北方又有燕奴南下,所以收支才比前年少了二十五萬貫。”
丁羨威又問
“嗯?你說牛四七在汴河造反,所到之處無不燒殺搶掠?那怎麼我得到的訊息是牛四七直接去打宿州最後被張宗琿平定了?你說牛四七燒殺搶掠?可是他才走了多遠呢?通濟渠乾涸,可是有個叫做張猛的縣丞,鑿了一條新河道出來,因此一批新的漕糧得以運到汴京。燕奴南下,仗不過打了兩個月不到,也不是什麼大仗!你說的這些事情,影響不是很大嘛。”
謝玉對丁羨威說
“丁羨威,現在可不是攻擊戶部尚書的時候,就算是換了一個戶部尚書,換上個什麼諸葛亮,劉晏楊炎這些人,可當下朝廷的財政危機依舊擺在這裡,你換人又有什麼用?”
丁羨威道
“我知道,就算是換人,也難以解決一時燃眉之急,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各位朝廷官員一句,我丁羨威,一直就住在汴京,吃的也是粗茶淡飯!有些人很逍遙自在啊!”
謝玉問
“丁羨威,你在說誰呀?”
丁羨威輕蔑道
“說的是誰,樞密使大人自然清楚,何必多問?”
謝玉“你!?”
程知忌“行啦行啦,我不管誰過得奢侈也好,還是誰過得窮也好,現在當務之急還是汴河的問題,萬一鬧出民變來,誰都擔待不起,我的建議是這樣的,劍南雲南軍有兵力五萬,而蜀地人口很多,糧食能做到自給自足,所以我們急發詔令,前往劍南道,讓雲南軍節度使籌備糧食送過來!”
成都的光景比汴河好得多,穆深剛剛回到府裡,此時卻發現霓凰正在不斷追著自己的弟弟穆青打。
霓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