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宮廷兵諫(第3/5 頁)
的監軍都是崇禎派去的太監,貪生怕死,膽小如鼠,任憑寧武告急,卻擁兵不救。結果糧盡彈絕,展開巷戰,寧死不屈,周總兵及部下將領全部殉國,妻兒老小葬身火海,五千兵馬只剩三四百,也誓不投降,相約投河自盡,河水因而阻搴不通。連李自成也敬佩道:‘要是沿途所經城池關隘都像周將軍那樣,我怎能縱橫馳騁秦晉?’李自成長驅直入,攻陷大同,殺了代王朱傳濟,又得了保定,驅軍宣府。崇禎派去宣府監軍的太監杜勳穿著蟒袍,開城投降。第二天,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也出關投降。”
小嬌說:“我早就看出崇禎帝朱由檢是個亡國之君,他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凌遲處死了袁崇煥,從此大明就再也沒有抵禦滿清,剿滅賊寇的忠臣良將。更何況他信任的只有宦官,到處派遣宦官去監軍,而這些宦官不懂軍事,又貪生怕死,一個個都投降了李自成,大明江山就敗在這些宦官手中。我看太監統領曹化淳,這人也不是個東西,說不定會密謀把京城也獻給李自成,我們得早作打算。元貞還有二個月就要臨產了,要是京城被李自成攻破,那可怎麼辦?”
元貞說:“你們不用擔心我,還有二個月呢。我想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們還是耽在家中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不必驚惶失措。”
天嬌也贊成元貞的意見:“我們一大家人,會武功的很多,到時可以自衛。再說,父親與義軍的宋獻策、顧君恩有交往,他們也不會拿我們怎樣。我想當務之急是如何保衛京城?”
天賜說:“京城是守不住了,我想勸崇禎帝朱由檢到留都南京去。那裡六部九卿衙門,政府機構,一應俱全;那裡是朱元璋的大明開始建都的地方,江南重鎮,戰略要地;那裡有長江天塹作屏障,退可以守,進可以攻;那裡是南朝宋、齊、梁、陳和南宋的古都,那些敗國之君也苟延殘喘了很長時間。如果能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也許可以讓南方的百姓暫且避免戰亂之苦。”
谷憲政說:“你的想法不太現實,首先崇禎帝是個剛愎自用又妒忌心極強的人,他不是個能屈能伸的大丈夫,而是個昏庸低能的小男人。依他的性格,他是個經不起挫折和失敗的人,他寧願以身殉國,也決不會逃奔留都南京。他沒有越王勾踐那種臥薪嚐膽,光復社稷的勇氣和膽識。”
小嬌和元貞都說,“依我們之見,你的一片苦心,反而會惹來殺身之禍。朱由檢是個捧不起的劉阿斗,不要白費勁了。”
天賜說:“你們的分析也許都有理,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我想組建一支兩百人的精幹騎兵隊伍,強行將朱由檢秘密送往留都南京去。到時他什麼不幹,也算個皇帝偶像,還有號召力和凝聚作用。”
谷憲政說:“知子莫若父,你不讓他去嘗試一下,他是不會死心的。既然想要將崇禎潛出北京,南下留都,不如我和你母親、元貞和羅成、谷玉先行回蘇州愚園。正好谷家的船隊要沿京杭大運河回蘇州去,現在戰事都集中在山西和京畿一帶,大運河沿線還是暢通安全的。至於天嬌和建斌是留在北京,還是跟隨我們回蘇州,由他們自己商量決定吧。”
天嬌和建斌商量後說:“我和建斌想暫且留在北京,幫助天賜實現他的計劃。凡一行動失敗,我們再見機行事,也許留在北京,也許南下蘇州。”
於是,他們分頭行動:谷憲政夫婦整理行裝,把一些重要的物件打包裝船,運往蘇州。天賜、天嬌和建斌一直把父母、元貞和羅成、谷玉他們送到通州運河碼頭,看著他們的船隊揚帆遠航,直到帆檣消失在山河之間,才策馬揚鞭回到家中。天賜又馬不停蹄地挑選訓練一支兩百人的馬隊,整裝待發。
第三天夜裡,李自成率領人馬來到蘆溝橋,進犯平則門,圍攻彰儀門。李自成命早先投降的太監杜勳潛入宮內,勸崇禎下詔遜位,崇禎怒斥杜勳。杜勳到處散佈流言,城內人心浮動,獻城謠言四起。大學士範景文等上疏請崇禎南遷留都,崇禎大喝道:“南遷有何用?朕城破則殉國!”崇禎帝急下詔書,要御駕親征,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他速率山海關十五萬兵馬來京師勤王;再命襄城伯李國楨統率三大營屯兵齊化門外抵禦義軍;又命內監王承恩為京師遼薊兵馬總督。可是守城的殘兵只有五六萬人,都是老弱病殘,又沒有糧餉。崇禎帝無奈只得發內弩銅錢,又收得後宮嬪妃首飾約二十萬金充作軍餉。但是分發到士兵,每名僅得百錢,襄城伯李國楨向公侯勳爵捐糧,僅得五百石,又沒有鍋釜做飯,兵士怨聲載道,大半不願再守城。京城外李自成的義軍,焚殺搶掠,火光沖天,哭聲震野。城外明軍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