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愚園夢魘 > 第70章 南明說客

第70章 南明說客(第5/6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後落入海中,又被海浪衝上了岸,藏匿在一座小廟中。在廟中主持和尚玄一大師的掩護幫助下,奇蹟般地重返舟山。”黃宗羲說:“定西侯張名振在舟山火併黃斌卿,接魯王至舟山建行朝。後來魯王召蒼水兄入衛,授兵部左侍郎。”天賜問:“聽說清軍分三路圍攻舟山,遭遇到激烈的抵抗,死傷慘重,不亞於清軍在揚州所遇到的抵抗。舟山保衛戰與揚州保衛戰同樣壯懷激烈,彪炳史冊。”

張煌言痛惜道:“清軍圍攻舟山,兵分三路,來勢洶洶。一路是清軍將領張天祿,出崇安分水關,一路是馬進寶出臺州海門,一路是閩浙總督陳錦全出定海,三路人馬合圍舟山。我們接受揚州史可法孤城死守的慘痛教訓,採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我和張名振將軍率領水師北上長江,攻打上海縣吳淞口。留守舟山的有大學士張肯堂,安洋將軍劉世勳、湯北伯阮進和左都督張名揚。我們雖然在吳淞戰場上取得了不小戰績,但是留守舟山的將士因為孤立無援,慘遭失敗。清軍陳錦全率部乘著大霧掩護,攻陷了螺頭門,湯北伯阮進戰死城門。清軍圍城十日,城內糧絕彈盡,清軍攻進城內,我軍展開激烈巷戰。安洋將軍劉世勳戰死,大學士張肯堂自縊,羅文亭、左都督張名揚被俘,堅貞不屈,慷慨就義,張將軍母親家屬數十口自焚。舟山守軍將士和百姓共罹難一萬八千多人,合葬在城北龍峰山下。”

羅成驚奇地問:“舟山魯王遭到清軍圍攻,廈門的鄭成功為什麼不來救助?”張煌言說:“這與魯王和唐王為爭正統而產生的冤仇隔膜有關。雖說唐王已死,但是這歷史的淵源隔閡還依然存在。再說鄭成功出身海商世家,他的抗清只是為了鄭氏家族本身的利益,他看重的是個人和家族的封建割據,稱霸一方。只有與他擴張割據有利時,他才肯出兵。”

黃宗羲說:“舟山淪陷後,魯王飄泊海上,是張名振和蒼水兄泛海至廈門島,請求與鄭成功聯合抗清。起初鄭成功十分輕慢張名振,認為他是敗軍將領。後來張名振袒裸出後背上深深刺繡的‘赤心報國’四字後,才轉變了態度。鄭成功將魯王朱以海安置在金門島上,只是按月供給大米、豬肉而已,讓他過起寓公生涯。蒼水兄對鄭成功說:‘招討始終為唐,真純臣言。’鄭成功回答道:‘侍郎始終為魯,豈與吾異趨哉?’鄭成功佩服蒼水兄始終忠於魯王,兩人現在各事其主,交誼還算不錯。蒼水兄和張名振仍然在四明山和浙閩沿海堅持抗清。這象山南田懸岙小島就是蒼水兄秘密的抗清聯絡站,這裡還有他們危難時藏匿的秘密熔洞。”

天賜說:“我們剛從鄭成功的廈門島來,我們同他一起分析了當前南明的抗清形勢。現在堅持抗清的只有西南腹地的李定國、孫可望和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和蒼水兄了。我與鄭成功談了我們構思的南明抗清戰略框圖,打一場東西合擊的長江戰役。西南的李定國、孫可望出擊桂林長沙,進後北取武昌,再向東進發。你和鄭成功聯合起來,北上長江口,奪取崇明,攻克瓜洲、鎮江,進而圍攻南京。我們可以在南京城內作你們的內應。”

天賜的南明抗清戰略框圖引起了張煌言和黃宗羲的極大興趣,羅成取出大明疆域圖,他們熱烈地討論著。張煌言說:“我們已經二次進軍長江,一次是為接應吳兆勝反水起義,在崇明島遭遇颶風沉船長江,第二次是‘圍魏救趙’,圍攻吳淞救援舟山,也是功敗垂成。我正在設想第三次北伐長江,谷公子的南明抗清戰略框圖給我啟迪很深。兩次長江之役失敗的原因是孤軍作戰,很容易被清軍擊敗。我們在東西兩條戰線上聯動作戰,清軍就會首尾受到夾擊,疲於奔命,南明就有勝利的把握。”天賜說:“鄭成功已經口頭答應,一旦時機成熟,就與你和張名振聯合起來,會同西南的李定國,一起打一場漂亮的長江戰役。”

羅成說:“鄭成功還答應歸順南明唯一真實存在的皇帝永曆帝,這樣南明的抗清勢力就壯大多了。東西兩條戰線作戰對清軍威脅更大,勝算也更大些。”天賜勸說道:“我知道蒼水兄對魯王忠心不二,現在魯王政府已經名存實亡,我勸你和張名振還是及早歸順永曆帝為上策。”黃宗羲說:“蒼水兄對魯王朱以海一片赤誠,忠心事主,仍以帝王待遇供給、侍奉魯王。他是忠孝之臣,暫時還不會作永曆帝的臣子。我理解蒼水兄的苦衷,等到時機成熟,我想他會考慮這個問題的,現在還不能勉為其難。要想打贏長江戰役,當務之急是籌措軍餉,購買戰艦,擴大水師實力。”

天賜建議說:“你們可以與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開展正當貿易,在浙閩沿海城鎮廣設商業網店,一來可以收購外貿物資,二來可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龍珠,我若不讀書吉連都得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