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同仇敵愾(第3/7 頁)
暮色朦朧,遠眺細林山上樹林參差,蒿草叢生,歸巢的烏鴉,哀聲啼鳴。他們把小舟停泊在蘆葦叢中,登上曲折的山路,在一處隱蔽的山坳裡,看到一座簡陋的草房。進門一看,房主人不在家,夏允彝父子來過幾次,已經很熟悉了,夏允彝招呼天賜和羅成先坐下休息喝茶,讓兒子夏完淳到山後去找他的師父。只見屋內陳設十分簡樸,竹製的桌子、椅子和床,連書案和書架都是竹子製作的。牆上掛的條幅、排滿書架的各種書籍,說明主人的道德文章皆為世人表率。夏允彝說:“自從南明宏光朝廷垮臺後,陳子龍痛心疾首,心急如焚,隱居細林山中,等待時機,準備反清起義,這吳淞江邊的細林山,成了抗清復明義士的秘密聯絡點。”
天賜稱讚道:“我看你兒子真是位少年英雄,年紀輕輕就從事抗清復明的鬥爭。”夏允彝說:“我兒雖然少年,但辦事十分沉著精明,為了抗清復明大業,我讓他十五歲就結婚成家,婚後更加老成了。他七歲拜陳子龍為師,師生感情非常深厚。陳子龍自號孟公,性情豪爽,他恪守復社條規,詩詞文章彰顯民族氣節,他的詩受明朝後七子的影響,但感傷時事,更加悲壯蒼涼。”羅成說:“我看夏完淳在孟公的道德情操薰陶下,更加幹練老成。想當年,我也是十六歲,跟隨家父在遼東寧遠前線,與明軍將士一起抗擊滿清八旗兵的侵犯。從你兒子的身上,看到了我當年少年宏圖,躊躇滿志的影子。一晃五六年過去了,時事變遷,宛若隔世,真是光陰如箭,時不我待啊。”
說話間,夏完淳和陳子龍一起進屋,賓主寒暄過後,陳子龍說:“我到山後採了些竹筍和蘑菇,還打了兩隻野雞,真好招待兩位貴客。聽說谷公子曾在南京組織民防團練,還和羅公子一起冒險到揚州梅花嶺修建史閣部的衣冠冢,令人敬佩,真不愧為江湖救星!”天賜說:“陳先生過獎了,我和羅成只是江湖義氣,盡了一點義務而已。我看你這細林山扼江據險,確實是一處難攻易守,極其隱蔽的抗清據點。”羅成說:“我表哥在太湖湖心一個極其隱藏的小島上早就建立了一處秘密抗清聯絡據點,還有一支義勇軍船隊,平時是內河和海上貿易船隊,戰時就成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水師。”陳子龍說:“今晚我們烤野雞,炒竹筍和煮蘑菇湯,邊吃邊談。”
夏完淳說:“好久沒吃這香噴噴的烤山雞了,老師的廚藝,就像老師的詩詞文章一樣,堪稱一絕。”陳子龍說:“隱居山上,平時十分清談,沒有什麼好吃的,也是貴客臨門,難得諸位有這口福。這是自釀的米酒,甘甜醇厚,大家一起幹一杯。”羅成說:“這竹筍鮮嫩,蘑菇味美,比大魚大肉好吃,陳先生真乃湖海之士,性情豪爽好客。”天賜說:“陳先生,我可以在軍餉和武器上支援你們首先發動松江起義,隨後我們在太湖響應。有關起義事宜得好好謀劃,特別要注重起義隊伍的純節,防止魚龍混雜,警惕被叛徒出賣。”夏允彝說:“抗清起義這樣的大事,我們都沒有經驗,只能邊幹邊學。”夏完淳說:“谷公子提醒得及時,越是在複雜困難的形勢中,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他們一邊開懷暢飲,一邊商討起義大計,抨擊天下時事。夏完淳少年意氣,在這細林山的荒臺草廬中談起傷心往事,師生倆抱頭慟哭,直衝屋頂。但是陳子龍畢竟胸有成竹,他悲而不餒,酒酣氣益振,睥睨那些賣國求榮的亂臣國賊和滿清八旗貴族,顯示了傲慢的姿態,他對未來滿懷信心。陳子龍這種豪邁氣魄感染了夏完淳,使他也更加意氣風發,師生倆沉浸在起義前夜的興奮和激動之中。天賜和羅成舉杯預祝他們起義成功,陳子龍和夏允彝父子舉杯相約在太湖勝利會師。他們一直商談到三更才歇息。
天賜望著窗外淒涼的月色和蒼茫的山林,聆聽遠處山溪汨汨的流淌聲和貓頭鷹的啼鳴聲,久久不能入睡,他不知道此次起義是成功還是失敗,但是除了揭竿起義,抗清復明,別無選擇。正是:
滿目瘡痍蓋地哀,滾滾烏雲鋪天來。
八旗鐵蹄踐中原,江南義士怎徘徊?
揭竿而起細林山,振臂誓師群舉杯。
江楓茂苑春日暉,義軍旌旗飄胥臺。
第二天黎明,天賜和羅成告別陳子龍和夏允彝父子,駕舟回到蘇州愚園,繼續秘密籌劃抗清復明起義大事。
多爾袞再次下剃髮令,命令稱:“遵依者為大清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冠”,“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並令剃髮匠挑著剃髮擔跟隨八旗兵之後出征,強制剃髮,稍一反抗,即殺頭懸竿示眾。江南民眾紛紛起來反抗,閏六月初一江陰軍民推舉閻應元、陳明遇為反剃髮鬥爭的領袖,立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