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愚園夢魘 > 第95章 功虧一簣

第95章 功虧一簣(第6/8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崩壞:成為梅比烏斯的妹妹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監暴動取得了成功。天嬌非常佩服天賜運籌帷幄、決勝宮闕,策劃了這場威震敵膽的戰鬥。但是她卻假裝非常驚愕的樣子,神乎其神地說:“我也聽到了紫禁城轟轟隆隆炮聲,遠遠看到火光滿天,以為是清宮遭天打雷擊了。京城內外的百姓紛紛傳言,說是滿蒙的那些八旗兵來到中原燒殺擄掠、屠城血洗、剃髮易服,壞事幹絕,老天爺動怒了,派天兵天將來懲罰警戒他們的。你後來聽說什麼了?”

姑媽神秘地說:“聽說那夜皇上不在宮中,到八大胡同去逍遙快樂了。回宮後與皇太后發生了激烈爭吵。皇上要退回遼東盛京去,被皇太后斥喝了一頓。還聽說皇上要御駕親征也給皇太后阻止了。她就這麼一個心肝寶貝兒子,從小在皇宮裡長大,沒有經歷過戰火的磨礪,實在是捨不得。”天嬌說:“建斌去承德避暑山莊打前站佈置警衛任務,被皇上緊急召回,至今也沒見他回家。聽說南明軍隊將南京團團圍困,軍情緊迫,皇上要御駕親征,也顧不上回家探望了。你說皇太后不準皇上御駕親征了,估計這兩天也該回家來看看了。”

姑媽說:“皇上心愛的董鄂妃和皇四子受到宮廷暴亂的驚嚇都有病了,皇上整天守候在承乾宮裡,建斌也得隨時聽候召喚,一時難以脫身。皇上也太可憐了,想退回遼東盛京被太后斥喝住了,想御駕親征又受到太后阻攔,現在心愛的妃子和愛子又都病了,這日子可怎麼過呀?我見他經常到廟裡與一個名叫玉林秀的高僧講禪悟道,大有想脫離紅塵皈依佛門的念頭。”天賜嘆惜道:“順治這個皇帝做得也太窩囊了。親政前受到多爾袞的挾制,是個傀儡皇帝。親政後又受到太后的掣肘和控制,像個兒皇帝。愛情婚姻又不能自由、自主,真是太不幸了。我看他遲早會看破紅塵,皈依佛門,最終到哪個廟裡當和尚去。”仨人在一起議論清宮內的秘聞,午餐過後,姑媽就回宮裡去了。

天賜說:“我們在北京發動的太監暴動已經取得預期的戰略目標,清廷遭受這次打擊,人心惶惶,風聲鶴唳,八旗兵威風掃地,士兵低落,對南明北伐聯軍圍攻南京的戰役也是一個極大的聲援。我最擔心的是鄭成功會因為暫時的勝利衝昏頭腦,姑息遷就南京守城的敵軍,坐失戰機。八百壯士突襲隊已經先行前往金陵,參加南明北伐聯軍圍攻南京的戰役。我決定明天率直屬隊到南京去。戰局瞬息萬變,敵我雙方相持不下,誰勝誰負很難預料。這次你我相別,也不知何時再能相聚?”天嬌忐忑不安地說:“我也有那種不祥的預感,這次別離也許是天涯海角,天各一方。不過我算過一卦,我們姐弟只是暫時數年別離,歷經磨難後仍然能會聚一堂,共享太平的。”

晚上,天嬌設家宴為天賜餞行,雲瑤、雲華舉杯為舅舅祝酒:“祝願舅舅這次南下抗清旗開得勝,早日回京團聚。”天賜說:“我走後你們要照顧好你媽媽。雲瑤終究要嫁人,以後這個家就靠雲華支撐了。雲華你要與四皇子玄燁保持友情。我看玄燁很有可能繼承皇位,這種機遇會給你家帶來施展抱負的機遇。”雲華心領神會,行事很有主見:“舅舅,放心吧。自從你治好了玄燁的天花後,我跟他就像親兄弟一樣,感情越來越深厚。我會好好利用這種難得的機遇好好施展才華,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來。”雲瑤卻撒嬌說:“舅舅,我想跟你一起去江南,我想念蘇州的愚園,想念雲漢。”天賜勸慰說:“現在江南正在激戰,兵荒馬亂的,等到稍稍太平一點,舅舅就來接你。感情的事是不能勉強的,只能任其自然。雲華比你沉穩幹練,他辦事,我非常放心。”天嬌說:“這姐弟倆個性差異太大。雲華像我,聰明能幹、心胸開闊,雲瑤嬌生慣養、心高氣傲,都是我從小寵壞了。”

酒至半酣,天賜詩興大發,靈感如錢塘江大潮般湧動,揮毫寫就了一首記敘征戰金陵前夕悲壯心情的詩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長相思·金陵戰鼓聲

送一程,又一程,送出京城千里行。山河破碎踏

征塵! 聽三更,待五更,猶聞金陵戰鼓聲。

光復夢難成。

天賜取出古箏,焚上一爐藏香,天賜一邊彈奏一邊引吭高歌這首剛才寫成的《長相思·金陵戰鼓聲》。在慷慨激昂的音樂伴奏下,天嬌和雲瑤翩翩起舞,雲華舞劍助陣。悠揚的琴聲,激昂的歌聲,婉約的舞姿,剛勁的劍術,組成了一支激動人心的交響曲,在悽迷寂寥的夜空迴盪,表達了他們一家人誓為抗清復明大業奮鬥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堅定信念。餞行家宴直到三更方才結束。

第二天,天賜和他的直屬小分隊弟兄扮成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一個農家子的逆襲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