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功虧一簣(第2/8 頁)
堅守在南京的兩江總督郎廷佐在清廷中是一個狡詐陰險、老謀深算的重臣,他一面派人前往蘇州、松江兩府調集援兵,一面上書向北京清廷奏報軍情十萬火急。但是遠水救不得近火,郎廷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條妙計:敵軍兵臨城下求勝心切,唯有緩兵之計才能解燃眉之急。他深知鄭成功是一員儒將,深受儒家仁政愛民的薰陶,鄭氏的性格缺陷和心理弱點可以為我所用。郎廷佐致書鄭成功,聲稱:“我朝有例,守城過三十日者,罪不及妻孥。今各官眷屬悉在北京,乞寬三十日之限,及期當率眾出降。”郎廷佐裝模作樣、低三下四的姿態,賺取了鄭成功的憐憫之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諸將看後議論紛紛,周全斌、甘輝等將軍請戰道:“這分明是郎廷佐的緩兵之計,如果你動了惻隱之心,便會不由自主地放慢攻城速度,等到韃子的援軍趕到,他必然會兇相畢露,置你於死地而後快。用兵之道,貴在神速,一鼓作氣攻下,迎接永曆帝到南京,光復大明江山指日可待。”張勇和王虎也請戰說:“據瞭解,清廷從來沒有‘守城過三十日者,罪不及妻孥’的規定。鄭大將軍通曉兵法,決不會中他緩兵之計的。倘若大軍駐紮太久,易失銳氣,如果拖沓時日,韃子援軍趕到,攻城定費功夫。我們的水師決定參加張煌言將軍攻打蕪湖的戰鬥,請鄭大將軍允准。”鄭成功說:“目前攻城大炮不足,各路抗清兵馬尚未到齊。張勇、王虎兩位將軍可以跟隨張煌言大將軍先行攻打芫湖,其他諸位將軍聽從本大將軍統一調遣。”
軍事會議後,張勇和王虎立即回到燕子磯給羅成彙報:“看來鄭成功已被鎮江戰役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采納眾將的意見。他認為城內敵軍空虛,士氣低落,援兵一時難以趕到,即便不降也會棄城,不必勞師攻城,避免百姓遭殃。”
羅成嘆惜道:“鄭成功過於自信自負了,坐失攻城良機。真所謂‘驕兵必敗,哀兵必勝。’古今如此,概莫能外。張勇和王虎,你們跟隨張煌言將軍前往攻打蕪湖,我留在南京繼續做策反工作,等到鄭成功開始攻城,我們就作他們的內應。”南京守城清軍緊閉城門,實行宵禁,沒有通行令牌別想進出城門。幸好錢永林負責防守水西門,他給羅成的交通員一塊令牌,必要時可以從水西門進出。為了保密和安全,他們都是由玉蘭和柳如是與錢永林夫婦單線聯絡,羅成隱居在棲霞山瀟湘閣地下室內,透過交通員傳送情報,指揮城內的策繁和燕子磯水師基地的工作,從不輕易拋頭露面。
再說羅成派往北京的八百壯士突襲隊,在交通員帶領下分散裝扮成三支商旅馬隊。為了儘快地趕到北京支援天賜即將發動的清宮太監暴動,他們不走驛道走小路,馬不停蹄、星夜兼程,餓了就在路邊的小飯店吃上一頓,夜裡困了就在路旁野地叢林中打個盹。他們從南京經滁州、宿州、徐州、濟寧、泰安、濟南、滄州、天津一路順利來到北京。天賜安排他們隱居在郊區的香山聯絡站休整待命。
南明北伐聯軍鎮江大捷進而圍攻南京的訊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到了北京。整個北京城裡人心惶惶,街頭巷尾傳唱著“南明大軍從天降,韃虜膽怯敗下陣。再不退回關外去,死後定無葬身地!”的童謠。建斌從宮中得到情報:“滿清兩江總督郎廷佐的緊急軍情報告,透過驛站快速傳遞到了北京,清廷朝野震驚,群臣驚慌失措,有的主張順治御駕親征,有的主張退回關外盛京,順治帝猶豫不決,束手無策。”天賜說:“盼望已久的圍攻南京戰役終於開始了,此時羅成派來支援暴動的八百壯士突襲隊也及時趕到了。時不宜遲,機不再來,暴動的戰鬥方案我早已策劃妥當。建斌,我們馬上發動清宮太監暴動吧。”
建斌說:“前天順治帝派我前往承德避暑山莊去打前站並佈置警戒保衛工作,每年盛夏他和嬪妃們都要到那裡避暑度夏,後天我就要動身去承德。這樣驍騎營的一半人馬都要跟隨我去承德,對你們發動太監暴動非常有利。我已經將配合你們暴動作內應的任務交待給御前侍衛李小龍,他是我的堂弟,辦事機敏沉穩,絕對可靠。”天嬌說:“這樣更好,建斌不在暴動的現場,天賜你更加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事後也連累不到建斌。不過現在有羅成派來的八百壯士突襲隊加入,參加暴動的人多了,指揮官的責任更加重大,必須重新周密研究作戰部署,稍有疏忽大意,便會功虧一簣,鑄成大錯。”三人挑燈夜戰,詳詳細細地研究出一個周密的全盤作戰計劃和各戰鬥分隊的協同作戰方案。一直到晨曦微薄,雄雞起舞方才回房睡覺。
第二天晌午,天賜來到香山聯絡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