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光風霽月(第3/7 頁)
死於亂軍之中,關有才被擒拿到永昌處死,李定國軍隊也在這次討伐叛軍的戰鬥中死傷萬餘人馬。老謀深算的大漢奸洪承疇乘南明軍隊內亂之機,用金錢招降湖廣黔滇孫可望的舊部,擴充到他們揮隊中,致使李定國五十餘萬精銳之師,十之八九通敵、叛逃,最後剩下不足十萬人馬。貴州已經無力防守,只得退守雲南。”
天賜說:“西南地區的抗清形勢原來是相當不錯的。就是因為孫可望妄想篡位奪權,像張獻忠那樣做大西國皇帝。結果皇帝沒當成,卻成了喪家之犬,投降了滿清,充當順治進犯雲貴的馬前卒。隨著清軍在西南戰事的順利進展,順治對孫可望的‘恩遇’也走到了盡頭,這個無恥叛徒也失去了利用價值。據我們從清廷得到的可靠情報,孫可望突然暴斃,死因不明。孫可望一生鑽營權力妄想稱帝,窮途末路時不惜出賣國家民族充當漢奸,最後落得個兔死狗烹的悲慘下場。古今中外凡是賣國求榮、認賊作父者大都沒有好下場。”
小雙說:“正當李定國將軍籌集糧餉、招募兵馬準備收復貴州之際,順治復以三路兵馬再犯雲貴。西路吳三桂自漢中、保寧至建昌,進犯姚安。中路信郡王統旗兵由襄陽、荊門渡瀘水,會師於楊老堡至貴陽,向烏撒進犯雲南曲靖。南路多尼、羅託統旗兵自桂林、慶遠、東蘭、泗城等土司諸城包抄祿禮站渡盤江。李定國派劉文秀守七星關,派一支偏師弛緩、牽制來犯的吳三桂西路軍。吳三桂來勢洶洶,劉文秀抵擋不住,只得放棄七星關退走泗州城。土司岑繼祿叛變,李定國三渡盤江失敗,被逼撤軍至涼水井,雲南前線岌岌可危。永曆內閣由天波、吉翔把持著,他們被清軍的攻勢嚇破了膽,決計要李定國奉旨護送永曆帝撤退到緬甸避難。李定國一邊派兵護送永曆帝到騰衝暫避,一邊在高黎貢山設計埋伏阻擊清軍。他在山中要道埋設炸藥,遍佈陷井,佈防三道伏兵,專候吳三桂的追兵到來。十八日吳三桂與多尼、羅託攻永昌,李定國發兵大破之,斬首數千,然後退入山中。多尼、羅託心驚膽戰,勸吳三桂勿追。吳三桂為爭搶戰功,不聽勸告,率隊追入山中。正當前鋒已進入伏擊圈,有叛徒儒生陸貴生於吳三桂軍前告密,洩露了李定國的全部軍事機密。吳三桂派精兵強將排除炸彈、繞過陷阱,與李定國的伏兵短兵相接,雙方損兵折將,吳三桂的多名章京、牛錄被斬首,李定國的大將竇名望、王璽不幸陣亡殉國。”
,!
卞文雄說:“我們抗清聯絡站打入吳三桂的內線得到叛徒陸貴生告密的情報,立即通知了李定國。此時吳三桂大軍已從正路來犯,為了儲存實力,搶佔制高點,以利再戰,李定國退走南甸,扼守磨盤山。李定國在磨盤山與吳三桂拼死血戰,在陣地上親手斬殺了清軍八旗固山額真沙里布,殺敵數千。永曆帝退走緬甸後,由於天波、吉翔等大臣暗中阻攔,一直滯留不回。李定國多次上血書請求永曆返回雲南,都被天波、吉翔截留,沒能上達永曆。緬甸宮廷政變,新君懼怕清軍,將永曆軟禁於側室,君臣分居,羈不得出。萬不得已,李定國多次發兵討伐緬軍,以少數兵力大敗緬甸十永珍軍,攻入諸要塞,斬敵數萬。但是緬甸國王為獻媚於吳三桂,始終不肯放回永曆。李定國憂憤過度,染病在身。”天賜問:“現在李定國身在何處?”
卞文雄說:“現在李定國將軍和他的舊部數千人聚集在阿瓦河東百里,當地少數民族稱為‘桂家’。我們為了繼續進行秘密抗清活動,又回到了昆明秘密聯絡站。鶯鶯母子與陳圓圓在一起,有她的庇護,我們的安全暫且有了保障,這期間我和小雙秘密來住於昆明和阿瓦河之間。現在雲南的抗清形勢越來越困難,已經無法再開展秘密抗清活動了,所以這次我們帶上鶯鶯母子,還有小雙的妻兒、嫂子侄兒就直接撤回到北京來了。吳三桂佔據雲南後,成了稱霸一方的雲南王,身邊姬妾成群,與圓圓的感情越來越疏遠。當初吳三桂帶著圓圓由漢中來到四川,現在又定居雲南,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心底裡從來不願意做大漢奸吳三桂的王妃,因此託故推辭了。吳三桂移情別娶,所娶正妃悍妒奸佞,欲對圓圓陷害冤殺,但是陰謀敗露終究未遂。圓圓看不慣吳三桂的漢奸媚態和奢侈淫蕩,已經搬出王府在別院居住。倆人感情漸趨破裂,我怕狡黠的吳三桂暗中加害於圓圓,殃及鶯鶯母子,所以我們就全家一起撤回北京了。可憐圓圓孤苦伶仃地獨自在雲南,她又不肯跟隨我們回到北京來,怕吳三桂追殺連累我們。我們沒能完成營救圓圓的任務。”
天賜安慰說:“我想吳三桂也不至於喪盡天良,加害圓圓。我們還是有機會到昆明去看望她的。你們在西南堅持八年抗清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