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愚園夢魘 > 第99章 背海一戰

第99章 背海一戰(第4/9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崩壞:成為梅比烏斯的妹妹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成功痛哭流涕:‘今日慘敗,實乃我一人罪過。’這次北伐聯軍圍攻南京,原本是可以克敵制勝的,卻功虧一簣慘遭失敗。鄭成功自私自利,自視甚高,咎由應得。”

張煌言扼腕長嘆:“我得知鄭成功出海逃遁,郎廷柱已派水兵截住長江,便想進軍鄱陽湖,在那裡建立抗清根據地。因為孤軍奮戰,在銅陵被清軍圍殲,只得焚舟登陸,率領餘部數百人取道霍山、英山,到達東溪嶺又被追軍圍困。突圍時隨從的將士散失,我易服夜行至高滸埠,藏匿於父老鄉親家數日。後來出間道,渡江走建德、祁門亂山間。路上偏又患上瘧疾,高燒不退,寒顫虛脫,仍然晝夜疾行,到達休寧時得一舟下嚴州,登岸後走山路,經浙江東陽、義烏,輾轉抵達天台長亭。這次慘敗後繞道潛行二千餘里,真是九死一生,歷盡千難萬險。在長亭我重整旗鼓,招集失散的部屬,繼續堅持抗清鬥爭。我派使者向永曆帝稟報這次北伐兵敗的戰況,永曆帝敕書安慰,並加封兵部尚書。你們在這裡多住些日子,我們馬上移師寧海臨門。”

羅成在臨門與張煌言將軍同吃同住,研究浙閩和全國的抗清形勢與戰略決策。羅成說:“看來鄭成功在閩南的幾個州府很難固守,聽說他已經接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通事何斌的建議打算去收復臺灣。何斌原來是鄭芝龍的部下,名義上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通事,為荷蘭人做翻譯,實際上暗中為鄭成功管理在臺灣的稅務。他受鄭成功戶官鄭泰委派成為鄭氏家族在臺灣的代言人。他暗中測繪了一幅荷蘭在臺灣的軍事部署圖,探明瞭一條從鹿耳門到臺灣的一條秘密航道。後來荷蘭人發現他為鄭成功收稅,就罰他重金。他設法逃出臺灣,乘船到廈門投奔鄭成功的軍營。他認為臺灣沃野千里,光稅收每年就有幾十萬兩白銀。許多處女之地有待開發,可以作為長期駐防的抗清根據地。我看鄭成功設想的這種戰略轉移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臺灣與福建隔海相望,可以作廈門和金門的戰略後方,是一塊可靠的抗清根據地。但是臺灣遠離大陸,中間隔著寬闊的海峽,一旦滿清全面實行封海閉鎖政策,切斷臺灣與大陸續聯絡,臺灣就成為一座孤島,鄭成功在廈門、金門二島的根據地也不可能守得住,如果失去了廈門、金門,再想光復大陸就困難重重了。”

,!

張煌言說:“你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現在戰略重點是先收復閩粵二省,作為再次北伐的根據地,臺灣隸屬福建管轄,只能在收復閩粵二省時通盤考慮,不能作為戰略轉移的目標。軍有寸進而無尺退,鄭成功如果入臺,廈門、金門兩島必將丟失,這種戰略轉移也喪失了天下人對他寄予的殷切期望。”於是張煌言寫信給鄭成功,勸他暫時放棄攻臺計劃,戰略重點放在收復閩粵二省,進而再度北伐,這才是贏得天下人之心的戰略決策。但是鄭成功卻不予採納,他已經命令二位部將到澎湖探路,為收復臺灣掃清障礙。羅成說:“據我所知,鄭成功的大部分將領都不願意去臺灣,只是不敢公開反對罷了。有的將領說,好多到臺灣去的移民因為水土不服都病死在孤島了。”

羅成與張煌言組成了牢固的抗清聯盟,他們往來於玉盤山和臨門之間,兩支抗清力量遙相呼應,海陸相互配合,成了生死至交的摯友。張煌言與羅成商議:“我想派遣使者到湖北鄖陽山中,說服李來亨、郝搖旗、劉體純的農民起義軍出兵攻打湖廣,以牽制清軍征戰雲南的軍事力量。”羅成說:“這支以夔東茅麓山為根據地的十三家,我們曾經派遣使者與他們聯絡過。他們在荊襄、川東的群山中,屯兵墾種山田,每年收成的糧食、草綿供義軍衣服、鞋履、軍餉和裝備,李來亨曾從水路進攻重慶支援李定國將軍。這次仍然由我們來派遣使者,但是他們現在的處境已經相當艱難,不知有沒有這個軍力?”羅成派出一支小分隊艱苦跋山涉水,終於到達夔東茅麓深山,但是他們再也沒有這個軍事實力去攻打湖廣了,這次遠交策略宣告失敗。

張煌言對魯王朱以海始終忠心不貳。魯王居住在廈門,自鄭成功率軍攻打臺灣後,對其衣食供奉禮數日薄。張煌言聞訊後立即接濟魯王,雖然自己軍費開支緊缺,卻對魯王歲時供億,且從不拖欠。鄭成功對張煌言有眾多猜疑,為了避免與鄭成功產生不必要的嫌隙,他甚至十年不敢入謁魯王。羅成讚歎道:“張將軍,真乃正人君子矣!鄭成功能有他一半的高風亮節,抗清復明大業定能成功。”

天賜派張勇到臨門去請羅成到泉州會面,三天後這對親密戰友在清源閣相聚。已經有幾年沒有見面,倆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羅成說:“我們倆人雖然一年多沒有會面,但是時有資訊往來。你在西南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一個農家子的逆襲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