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2 頁)
“怎麼這麼看著朕?” 對上他看過來的眼眸,喜寶眼神微微一閃,看向前方,看著她微微泛紅的臉頰和繞著帕子的小動作,皇上笑了,笑的極是得意。95、大結局《三》 正如喜寶所料,太后一回宮就衝她發難,“哀家去五臺山也就一年多的時間,這宮裡就發生了這麼多事,多了兩位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格格不說,還多了一位回族妃子,皇后,你這家當的可真好,” 依著喜寶的意思,這老太太是個長壽的,她倒是想跟她和睦相處來著,可這老太太心太大也太狠,幾次三番地給她使絆子不說,居然還默許下面人對她的孩子下黑手,這哪是祖母,整個一狼奶奶啊! 這幾年,婆媳之間的情分就只剩下那薄薄的一層窗戶紙了。 大清重孝,面上喜寶給了她一切的尊敬,這次也不例外,對於她的發難,受著便是,總有疼的。 然後,就聽皇上說,“皇額娘,這事不怨皇后,小燕子當時受傷太重,躺在床上昏迷了許久,皇后又恰逢有身孕在身,宮務都分給貴妃和四妃協管,朕便將小燕子託給了令妃,昏迷時,朕也問了一些小燕子的情況,濟南那邊夏氏又常年閉門不出,跟親戚之間也斷了來往,祥知內情的人不是死了便是沒了訊息,小燕子又有信物在手,年齡又一般大小,朕便以為她是……”巴拉巴拉一通解釋。 “既然這小燕子是冒充的,為何不治她的罪,居然還讓她繼續當這個還珠格格,現在還指了婚,皇上,你莫不是糊塗了,哀家可是聽說,婉嬪小產是小燕子害的,那可是成了形的阿哥,皇上,皇家子嗣何時這般輕賤了,還有為了一個假格格,就將穎妃降為嬪,這也太兒戲了吧,皇上,你是皇上,雨露均霑、子嗣繁榮才是國之根本,莫要因著偏寵一人而寒了其他人的心,”太后老話重提,冷冷地看向一旁的喜寶,“皇后,你是大清朝的皇后,後宮之首,不用哀家提醒你皇家子嗣的重要性了吧,小燕子冒充格格、欺君在前,謀害皇家子嗣在後,這樣的人便是死上千百回也不足以抵消她的罪孽,你居然就這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放過她了,皇后,你是嫡母,婉嬪的生出來,也要叫您一聲皇額孃的,” 這話嚴重了,就差直說,喜寶容不下別的妃嬪生下的孩子,故意放小燕子出去撞婉嬪的。 喜寶想說,若非她動手整治那小燕子,依著她那破壞勁兒,指不定還要殘害你幾個孫子呢?且這小燕子也是得到了她應有的教訓,背井離鄉遠嫁漠西,跟流放、處死沒啥區別,臨死前還為大清朝的聯姻做了貢獻,所以,對大清來說,小燕子是廢物利用了。 還有,太后還真是不瞭解她的兒子,在他兒子眼中,臉面大過一切,讓他對外承認自己錯認小燕子,那是連窗戶都沒有的事,看看眉頭微蹙的皇上,只能替他背下這個黑窩,遂伏低請罪道,“皇額娘,小燕子這事是臣妾疏忽了,只是小燕子當時是以義女身份進的宮,百姓並不知道她是皇上流落在民間的格格,沒法以混淆皇室血統罪處之,現在指了婚,就更不能再起波瀾了,” “依著你這意思,就這麼放過那小燕子了?”太后怒意不減,大清以孝治國,宮外有點臉面的人家婆婆是要給媳婦立規矩的,早晚請安,伺候梳洗,吃飯夾菜,強勢點的婆婆都敢拿媳婦當侍女使喚,家裡經濟大權和決策大權都在公婆那邊,媳婦只能是忍氣吞聲地苦熬著,對與不對,都得聽婆婆的。 媳婦不能有,更不能向相公投訴,否則不孝,一旦因不孝被休回孃家,這媳婦一輩子就交代了,愛惜生命者,尼姑庵裡了此餘生,想不開者,三尺白綾就吊死在夫家,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所以才有著多年媳婦熬成婆一說,中國有句俗話“多年的媳婦熬成婆”。 鈕鈷祿氏就有個厲害婆婆,當年還是四皇子的雍正爺是養在皇貴妃名下的,跟德妃不親,德妃偏疼阿哥,一門心思地為小兒子謀劃,不惜為此打壓四阿哥,府邸大數以上的侍妾都是德妃親賜,不是出身漢軍旗就是裡沒啥能人沒啥權勢的滿洲姑娘,好比鈕鈷祿氏,這姓是滿洲大姓,他爹也是隸屬鑲黃旗旗下,但奈何職務不高,四品典儀官還是她被賜給四爺後升的職,家裡也沒啥能力卓越的。 一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生下弘曆這個兒子,可那時她身份低微,沒有資格親自撫養兒子,弘曆一直養在嫡福晉名下,大些後,被康熙看重養在宮裡,當了皇上的弘曆對她是孝敬有餘,但親暱不足。 鈕鈷祿氏也想像德妃一樣做個厲害的婆婆,奈何出身滿族貴女娘家強大的富察氏對她這個出身一般的婆婆也只是面上過的去,很多時候都是陽奉陰違,便是連只是格格的高氏也並不拿她當回事,逼著她推了喜寶出來爭寵,結果,這寵是爭過了,那兩也死了,想當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