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第2/2 頁)
慶之後,或者從嘉慶,就被內務府的包衣奴才拿捏住了。 就拿道光帝來說,他是大清朝出了名的節儉皇帝,據記載,道光皇帝吝嗇到大臣都難以接受的程度,別說很少有貴重的賞賜,就連偶爾的請客吃飯也是極力儉省。當時有清朝對回疆的戰爭,大學士長齡等人取得勝利回京覆命,向道光帝獻上戰俘,道光於是宴請這些立下戰功的將領們。 可說是宴請,其實寒酸得要命,二十個人擠在兩個桌子上,每一桌只有五六個菜,在座的大臣都不敢舉箸,那麼多人幾口就會把這區區幾樣菜吃光,吃光了皇帝哪還有面子?大家面面相覷,一群大臣就這麼餓著肚子退了席。給道光做大臣,還真得練成不怕餓的功夫啊。他還規定,儘量減少節慶,皇帝生日、皇后生日、除夕、元旦、元宵節、冬至的慶祝活動一律取消,以防止浪費,節省開支。他的皇后十分賢淑達禮,有一年他終於想要給她過個生日,就擺宴席宴請群臣。好容易有這麼一次慶祝活動,結果群臣等了半天,每個人卻只給上了一碗打滷麵,據說還是道光下了很大決心才特批御膳房宰了兩頭豬做的。節省到這種程度,可真是令人咂舌了。 道光做皇帝三十年,穿的衣服膝蓋處幾乎都是破的,龍袍上甚至都帶補丁,所有衣服都破舊不堪。他看到大臣們誰穿了嶄新的衣服,都會十分不高興,責罵他們不懂得勤儉節約。時間一長,大臣們發現衣服越破舊他就越高興,也都不敢在道光面前穿新衣服,即使做了新衣服也都用各種辦法磨舊了再穿,或者直接去拿新衣服換舊衣服,到最後比兩套新衣服的價格還要昂貴,這是道光時期特有的怪現象。 道光為了節省,就只吃素菜不吃葷菜,可每頓飯還是要花好幾十兩銀子。一次他與一位大學士閒談,問到他早上在家吃了什麼。那個大臣直言道:“臣在家吃了4個雞蛋出來的。”道光帝聽了大吃一驚,在宮裡一個雞蛋要5兩銀子,他從來捨不得吃,怎麼這個大臣能一早上吃4個?他不由得說:“真是太浪費了,你這4個雞蛋下去豈不是20兩銀子都沒了?朕都捨不得吃雞蛋!”那個大學士聽了,知道其中有問題,因為他吃的雞蛋只要幾錢一個,這肯定是內務府的人搞的鬼,他連忙對皇帝說道:“沒有,臣吃的雞蛋是自己家裡養的母雞下的,不是買來的,沒有那麼貴。”道光聽說這個才怒火稍熄,隨之馬上盤算起宮裡也可以養母雞節省開支,就下令去買母雞。最後,那個母雞也是花了好幾十兩銀子才買到。 道光皇帝想吃粉條湯,他對內務府的負責同志說:這粉條湯得這樣,得如此如此……道光說的其實並不複雜,無非放些辣椒、加些雞湯、撒些胡椒粉之類,“帝偶思食粉湯,命依所言之製法制之”。領導有所好焉,下面豈有不滿足的?內務府的負責同志馬上就報了一個堅決落實這一指示的特供方案,呈來道光皇帝審批。道光看了報告,傻了眼,“內務府上言,若依此制,須另蓋一廚房專人司之,需經費6萬兩;常年費需15萬兩。” 一碗粉絲竟然要75萬兩銀子,道光皇帝是個明白人,不是個冤大頭,那誰將是個冤大頭了呢?在內務府,必須得有冤大頭,沒冤大頭肯定是不行的。既然領導當不了冤大頭,那麼只有讓百姓當冤大頭了。 要是她沒穿到清朝做這個皇后,她也只當笑話聽聽,要是她的兒子以後不做皇帝,她也不費這個心,可是,她育有四子一女,為了能活命,她的兒子必須做皇帝。 她可不想她的兒孫們像道光一樣,只知自己節衣縮食不吃不喝,卻不知道那錢都被內務府的人中飽私囊了,只知自己節儉,卻不知去根除浪費的源頭問題,苦著自己也沒能為國家做出什麼,空有治國之想卻沒有治國之才的皇帝。 都知道令妃出身包衣,不過,包衣也分很多種,像令妃這樣的是內務府的世家包衣,她爹魏清泰是內務府主管,權力不小,宮裡採買、分配都是由內務府承辦,油水部門是其一,其二,宮妃們平素的衣食住行都由內務府分配,這要是想在哪個宮裡放什麼有害的東西,那真是容易的很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