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1/1 頁)
現在似乎正是r棟的人吃晚飯的時候,好幾家都飄出一股做飯的味道,有的象中國的,有的象印度的,有的象韓國的。空氣中也瀰漫著聲音,不知道是什麼聲音,就覺得有點嘈雜。carol坐了一會,還是沒弄清哪間是jan的,正在悵惘,突然聽到一陣吉它樂曲聲,是《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她聆聽著,竭力捕捉聲音的來源,最後她斷定是來自206。jan一定是住在206。她傾聽著,回想起他從機場接她回來的情景,也是這首吉它曲,但那時他就跟她坐在一輛車裡,他就在她身邊,她可以看見他,如果她夠勇敢,她甚至可以觸控到他。現在她只能聽到琴聲,卻看不見他。她聽了一會,覺得樂曲不象是從錄音機裡放出來的,有時在中途會有打斷的地方,好像是一個人在彈奏這首曲子。她傾聽著,是的,是一個人在彈這首曲子,肯定是jan,也許他那天一路放那首曲子就是邊開車邊在心裡跟著彈奏那首曲子。她曾經在網上搜尋過這首樂曲,download到自己的電腦上,常常是一邊做作業一邊讓那音樂響著,象是背景音樂一樣。那個樂曲總把她帶回到他接她的那一天。那個情景在她腦海中溫習了那麼多遍,可能是永遠不可磨滅的了。夕陽西下,天色漸漸暗了,r棟的窗子都亮起了燈光。carol坐在r棟後面的糙坪上,聽jan彈那首《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遠遠的什麼地方,有小火車開過的聲音,暫時淹沒了吉它聲。但過一會,小火車越走越遠了,吉它聲又能聽見了。這已經成了她每天的功課,只要不下雨,她就會拿著一本書,坐校車到arriedhog,然後悄悄地走到r棟後面,在那個晾曬衣服的地方坐下,靜靜地聽jan彈《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有時他也彈別的曲子,但很多時候都是彈這一首,好像這是他的最愛,或者他正在練這首。他多半是在大家吃飯的時候彈,可能那是比較嘈雜吵鬧的時間,彈一彈不會打攪別人。她從網上看到這首樂曲是要用一種叫做&ldo;輪指&rdo;的方法來彈的,她想像著jan長長的手指輪換著,靈活地撥動某一根弦,優美而又有點感傷的音樂就從他的視窗飄出來,飄過綠色的糙坪,飄過微暗的暮色,一直飄到她心裡。不知道為什麼,在這種時候,她的心裡就湧起一種莫名的感傷,不是為她自己,也不是為某一個具體的人具體的事,而是為生活本身。她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首詩,她不記得這首詩的作者、題目或主題了,只記得有這麼幾句:&ldo;如果在愛中只有痛苦,那為什麼要愛呢?你要求他的心,只因為你已將心給他,那該是多麼痴傻……&rdo;她想也許應該說,只要是在愛中,就一定有痛苦,不管是哪種痛苦,要想愛而不受苦幾乎是不可能的。古往今來,該有多少人愛過,痛過。該有多少女孩,就像她這樣,躲在自己心上人的屋外,聽他的琴聲,卻沒法走近他,對他訴說心中的愛情。就像那個&ldo;海的女兒&rdo;一樣,只能懷著滿腔不能言說的愛,看自己心愛的王子跟別的女孩結婚。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感到自己象一個蒼老的旅人,緩緩行走在古老而又美麗的阿爾罕布拉宮的斷垣殘壁之中,撫今追昔,感慨萬千,千百代人愛的痛苦,愛的缺憾,從她眼前一一掠過,她的耳邊就響起楚天的話:&ldo;生活中人人都希望有完美的愛,完美的結局,但愛常常是有缺憾的。愛的缺憾美,是文學作品中永恆的主題。大部分歌詠愛情的詩歌小說,寫的都是愛的缺憾美。寫愛上一個人,卻不知道這個人愛不愛自己,或者知道自己的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相愛了,就寫見面之前的等待之苦,分手之後的相思之苦。相愛而不能結合,被社會被生死相隔,更是有數不清的詩詞歌賦為之慨嘆歌詠。愛的缺憾美:當事人心中永遠的痛,小說家筆下永遠的愛。&rdo;jan的音樂,楚天的文字,初春的微風,傍晚的月光,構成一幅感傷動人的畫面,傳達一種蒼涼悠遠的意境,催她淚下。她無聲地、盡情地任淚水流淌,為愛的創痛,為愛的缺憾美,為你,為我,為她,為他,為所有為愛受苦的人……(注:文中所引楚天&ldo;語錄&rdo;出自黃顏《黃顏的女人心》,特此致謝)正文 第 39 節三月的一天,sally打來一個電話,告訴carol她的rooate搬走了,問carol還願意不願意搬她那裡去。carol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回答&ldo;願意&rdo;。她完全沒去想自己這邊是有租房合同的,她只怕sally把那個房間又租給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