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1 頁)
在林江隨的記憶裡,在他還未上學前,時常能看到這樣的場面,他也曾是那些孩童中的一員,村子裡如果有什麼喜事喪事,都會向現在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忙上好幾天。“哦,這個啊,這不是快過年了嗎,大家這是要殺豬呢。”宋金鳳笑吟吟地看了眼熱鬧的人群,她家那口子可也在裡面呢,鄉下地方沒什麼娛樂,大家閒著沒事時就是喜歡聚在一起搓搓麻將打打牌,這可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動。“殺豬?”林江隨又看向人群,那可沒一點像是要殺豬的樣子。這次王娘娘接了話:“本來是前幾天就請好了殺豬匠準備殺豬的,結果下了幾天雨就給耽擱了,這不,天一晴大家就動起來了,畢竟今天要殺豬的可有好幾家,所以那殺豬師傅也要趕場了,先在村頭張家婆婆那兒殺了豬,才會輪到我們這兒,所以大家都是在等著他們呢。”“這麼多人,都是家裡要殺豬的?”“哪能啊,真要殺那麼多家一天也殺不完,那殺豬師傅可是要排著隊請的,今天去誰家明天去誰家都是提前定好的,要是不這兩天下雨耽誤了時間,也不會一天殺幾家了。我們這塊地兒,今天只有你王娘娘家要殺豬,後天才輪到我家,至於這些人,都是來幫忙的。”宋金鳳笑他沒見識,引得旁邊的大姑大嬸也跟著大笑起來,惹得林江隨一陣臉燥。等笑完了,長輩們邀他一起坐下,吃著零嘴給他講這殺豬的事兒來。在鄉下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這幾年雖然因為人都往城裡跑了,但養豬的人家還是很多,在家裡壘砌的豬圈裡養上一兩隻,每日裡弄些剩菜剩飯,或是用地裡長老了長壞了的菜葉子伴著些飼料,又或者上山時順手割得豬草餵養,既不費什麼功夫,有能給家裡賺點生活費,大家都是樂意的。而這家養的大肥豬也不全是賣了,一般人家都會在春天抱幾隻小豬仔回家養著,等到了冬天小豬仔長成了大肥豬後,給自己留上一頭,宰殺了,做成臘肉、香腸,可以儲存上大半年,是這裡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林江隨家裡本來也養了兩隻豬,只不過他奶奶去世後,林友偉把它們給賣了,所以今年殺豬是沒他傢什麼事了。有人家裡要殺豬時,都會請親朋好友來幫忙,男人們幫著抓豬抬豬,然後等殺豬師傅殺好豬以後幫著清理乾淨。而等豬死了,殺豬師傅把豬肢解後,女人就會接了後面的活計,她們把肢解了的豬按著各自部位的不同,再加工,心肺腰子等內臟和一些弄成大塊的肉條,用鹽醃製幾天,再用鐵頭串著,準備弄臘肉和燻內臟,一些砌成小塊同樣用鹽揉過加上花椒等香料醃製好,再灌進清洗乾淨的腸子裡做成香腸。等弄好這些,就拿出個沒有輪胎的車輪架子,把掛在鐵鉤上的肉條內臟掛在架子上。等醃製的差不多了,婦人們會在空地上守著個沒底沒蓋,放在用幾塊磚頭砌成的簡單爐灶上的大油桶,在底下燒著火先火烤它。等大油桶內部的溫度夠了,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有些溼潤的柏樹樹枝放進去燒,因為樹枝裡還有不少的水分,這一燒,就是滾滾濃煙順著油桶往上鑽了。而之前掛在肉和內臟的車輪架子就會被放在大油桶頂上,再在上面放上灌好的香腸,蓋上厚紙板,控制著底下的火候,就這麼一直燻上好幾個小時也不停火。關於殺豬和燻臘肉相簿什麼的,林江隨雖然隱隱約約的知道一些,還是 說外頭又是慘叫又是吆喝的吵鬧不休,屋裡,五六個小娃娃也樂樂鬧鬧的在林江隨的屋子裡到處撒歡,一點也沒顧忌這兒不是他們家,看那熟門熟路的,怕是以前經常來。這幾個小娃娃,最大的不過七八歲,最小的那個還未斷奶,身上裹著厚厚的襁褓被媽媽抱在懷裡哄著,小寶寶怕鬧,被豬的慘叫聲嚇著了,正皺著小臉乾嚎呢。擔心外頭的殺豬聲嚇到他們,林江隨跟著幾個大人把孩子趕進了奶奶的屋子,開了電視選了個少兒頻道讓他們看著,轉移注意力。電視里正播放著最近頗為出名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簡單有趣的搞笑畫面吸引了小孩子們的注意力,誰也沒再想要出門看殺豬了。看到這一幕,站在門外的宋金鳳有些感觸莫名:“你婆婆最喜歡小娃子了,看到別家的娃子都會又哄又抱的逗上老半天,口袋裡也總是裝著糖果點心,見著了娃子就抓一把出來,那時候村裡的小娃子沒課時,就喜歡往你婆婆這兒跑,你婆婆也總是笑開花了一張老臉,準備好吃的好喝的招待他們,我揪著,她是把他們當你來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