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武知府想要進一步(第3/3 頁)
可以平臺奏對,為皇帝解決心頭大患,成為朝廷柱石吧。
聽說前些日子,楊鶴那個老匹夫都能去平臺,自己雖然年紀小一點,但是比他不強多了?
至於說大軍此去會不會戰敗,他一點都不擔心,他派遣的這一萬人裡雖然半數都是青壯,但是剩下的五千人裡頭,有近三千人可都是募兵,相反衛所兵就只有一千餘人而已。
這年頭,明軍計程車兵裡,真正能打的已經不是衛所兵了。
衛所兵給他們家為奴為婢,已經成了佃戶,農奴,根本沒有戰鬥力,也就是說軍隊系統徹底壞死了,只能靠各級地方官員自行招募的募兵,這種情況在匪患嚴重的內陸偏僻地區以及倭寇襲擾嚴重的沿海地區更是如此。
如今這幾年,地方上亂的很,而青州府臨近沂蒙大山,各種山匪是數不勝數,山匪眾多,那些衛所兵又不能打,所以武之文也是沒辦法才學其他人招募青壯練兵。
這練兵的效果也算不錯,已經是連續剿滅了不少山匪,戰鬥力比那些衛所兵強多了。
唯一可惜的是,這些募兵都是要花錢養著的,要給薪餉,要給糧食,還得給他們武器裝備,而明朝的官員們雖然一個個都肥的流油,當幾年地方官不撈個幾萬兩白花花的一銀子,都對不住自己十年寒窗苦讀。
正所謂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可不是吹吹,這是實打實的。
但是官員們有錢,不代表官府也有錢啊,明朝的官府歷來都窮,以青州府的財力,養一支三千來人的募兵也算是極限了。
如今,武之文把這支募兵派了出去,他相信剿滅救民軍是指日可待的!
而他還不知道,楚行他們已經派人趕往薛家橋,他們想要殲滅救民軍,還得先能安然度過薛家橋再說。
武之文這邊兒剛把從各地調集而來的大軍派出去,埋伏在城內的情報人員,已經開始將情報傳遞出去,將這個訊息告訴救民軍,以便上面的大佬做出相對應的決策。
帶著眾多輜重,同時還要防備敵軍埋伏,並且需要時刻保持士兵們的體力以面對遭遇戰,速度過快的行軍會導致士兵們的體力耗盡,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埋伏或者遭遇戰,對於一支依靠士兵體能作戰的冷兵器軍隊而言是致命的。
因此通常情況下,大規模的軍隊其行軍速度都是很慢的,一天所走的路程不過二三十里路,哪怕是輕裝急行軍,一天所走的路也不過四五十里路,再多的話不是能走,而是風險太大。
因此部隊的行軍是不能簡單的用人的徒步速度來衡量,人的正常徒步速度,一個時辰可以走二十里路呢,而很多大軍一天也就走這麼點路。
大軍的行動緩慢,這也就給了救民軍的探子們充足的時間用來傳遞訊息,這些探子們可不用顧惜體力,也不用擔心被埋伏之類的,他們要的做事只有一樣,那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把訊息傳遞回去,因此他們趕路的速度卻是相當快的,甚至都還有馬匹用。
探子們連續狂奔,讓楚行在當天晚上就得到訊息。
武之文想要更近一步,朝廷派遣一萬大軍,征伐救民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