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擴軍三萬的具體內容(第1/2 頁)
經過楚行的一番深思熟慮。
又經過了與大都府包括錢進在內的一干作戰參謀的商談。
又親臨一線,與李大虎、劉青山、孫玉秀、陳二牛等一番將領多次交流。
終於做出了將千戶所升級成為衛所的決定。
因為隨著戰爭規模的升級,傳統的千戶所將領,指揮手底下的一兩千人,已經不足以應付戰場了,往往一個統兵將領,要指揮三五千人,才能獨當一面。
所以衛這個高等級作戰單元,竟然出現在救民軍這個新生命之中。
不過,救民軍的衛與大明的傳統衛所肯定是有所區別的。
大明的一個衛所,在滿編的情況下,有兵員五千六百人,有一個指揮使,衛下有千戶所,統轄一千一百二十士兵,千戶所下設百戶所,有兵員一百一十二人。
而與明軍明顯不同的是,救民軍則是一衛三所,此外還會根據每個衛的特點,搭配相應的火銃手大隊,長矛手大隊,亦或是刀盾手、弓箭手大隊,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騎兵小隊、炮兵小隊、輜重大隊。
其中騎兵小隊規模比較小,大概只有三十騎左右,主要做用是負責前沿偵查。
也就是一個衛所合計總兵額,楚行有意控制在四千五百人左右。
衛所作為單獨作戰單位,還會配備十二門輕型火炮,這種輕型火炮工部那邊已經初步製造出來了樣炮,是一款短管炮,專門發射散彈,預計最大有效射程為一百五十米,至於最大射程,倒是可以打幾百米,但是最大射程對於這個時代的火炮精度而言沒有任何意義。
雖然有效射程短了點,但是勝在重量很輕,作戰狀態下全重只有一百五十斤,還安裝有輪子,作戰的時候士兵們直接推著輪子就能夠輕鬆進行短距離的機動。
而且這玩意的炮架和炮管是可以拆解的,平時行軍可以用馬匹拉著整門火炮走,也可以拆解開來用馬匹馱著走,再不濟也可以好幾個士兵一起抬著走,這機動性是沒的說的。
嚴格上說起來,這種火炮很類似於後世的臼炮,只是它只能發射散彈。
一個衛所配屬十二門這種輕型步兵支援火炮,可以有效的加強衛所的火力!
而輜重大隊,自然就是用來運輸後勤物資了。
因為千戶所升級成衛所,其總體規模,已經超過了獨立巡檢司,原有的獨立巡檢司存在的意義也就沒有那麼大了,為此楚行乾脆將兩個獨立巡檢司,也升級成正規的衛所。
第一、第二巡檢司分別晉升為第六、第七衛,加上之前抽調兵馬組建的第五衛所,總共七個衛所。
如此一來,這七支部隊一旦成型,救民軍就相當於擁有了大概三萬兵員。
這也是救民軍最初提出,練兵三萬的緣由。
而經過錢進和賽八仙等人的核算之後,救民軍完全可以在未來,支撐一支四萬人的隊伍,如此一來,楚行便下達了搭建第九、第十衛的命令。
如此一來,在不遠的將來,救民軍將會有步兵四萬,雄踞山東。
這只是主力兵種,此外還有其他的兵種,也在大肆擴充之中。
比如說趙華年所統轄的炮兵。
這些精貴的兵員,自從成立以來,就為救民軍立下了赫赫戰功,其中趙華年雖然不似李大虎這般耀眼,但是誰都清楚,救民軍能夠有今天輝煌的戰果,與炮兵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甚至陳二牛,在軍中數次公開叫囂,炮兵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成為陸軍之神。
也不知道他一個刀盾兵,哪裡來的那麼多見解。
擴建後的炮兵,歸屬於總部直轄,叫做離火衛,轄下三個炮兵千戶所,一個輜重大隊,一個工兵大隊,總兵力也會達到四千人左右。
當然,雖然人數多,卻肯定不是人手一炮的,一門火炮,往往有裝填手,瞄準手等多個崗位,數名炮兵配合作戰的。
此外還有大量的火銃手,長矛手,負責日常的拱衛工作。
炮兵們配屬的火炮也不是指那些配屬衛的輕型支援火炮,而是長管加農炮,有效射程必須達到五百米以上。
此外,因為之前楚行刻意壓制火炮的重量,當時是為了隨軍行動,給衛提供火力支援,但是現在,衛自身就會裝配十二門輕型火炮,因此離火衛裡的火炮,就得往射程和威力上發展了。
以往的八百斤炮之前看不怎麼樣,但是現在楚行看著卻是覺得挺不錯的,適合作為大戰役的主力火炮使用。
然而後面趕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