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建立學府(第2/3 頁)
起來。
原來葉文豪自從被抓以來,也不提自殺的事情了,但是也堅決不投降,每天扭扭捏捏的,很是讓人討厭。
不過這段時間,葉文豪也沒閒著,作為進士出身的他,瞭解了很多救民軍的理論。
救民軍成體系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楚行寫的。
楚行雖然跟著嫂夫人一起學了很多文章,但是本人並不喜歡尋章摘句,他寫出來的文章,十分的質樸無華,可能在葉文豪這種進士出身的大佬看來,過於乾癟,讀起來沒有味道。
但是楚行的文章,哪怕是不識字的人,只要有人願意念給他聽,也能聽懂。
而其內容,在經過葉文豪咀嚼之後,也感覺到了驚心動魄。
他為楚行的野心而深深的震懾到了。
楚行前期的文章,都是他自己摸索著寫出來,供救民軍的思想教官和大乾的官員內部學習,經過消化之後,再傳播給百姓的。
也不成體系,但是經過其分析,楚行將大明現下的困境和階層描寫的非常清楚,楚行的文章,一針見血的指出,大明之所以動盪不安,便是因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協調的地步。
而外界頻頻的戰爭,正在消耗著大明本身已經空乏的國力。
至於階層,楚行將大明的各方勢力進行分析,有皇室、有士大夫,有武勳,有大商人,有綠林,有軍戶,有匠戶,有農戶,有農奴(ps,明末農奴化非常嚴重,並且在明末清初爆發了數次農奴起義)。
而楚行對於救民軍的未來,進行了盡情的展望。
他是要建立一個,以佔據大部分人口的弱勢群體的為統治階層的國家。
像是葉文豪這等人,自然活得很通透,他一眼就能看出,楚行的這個所謂的學說,其實就是對現在的財富,進行一次再分配。
將大地主、皇室、勳貴、士大夫過度集中的土地,重新分配到百姓手中去。
但是其描繪,極具煽動性,葉文豪試著將自己帶入那些普通百姓心中去,他覺得如果換做自己,他也願意跟著去闖,跟著去鬧。
因為普通人,真的太缺乏改變命運的機會了。
像是他這種,考取科舉改變命運,真的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
反而他們這群弱勢群體,真的抱團站起來,透過一場場廝殺,便可以輕易獲取的獲取更多的財富。
這在葉文豪看來,很不講道理,儘管他自己也是做官之後巧取豪奪,變得富有。
但是他依然不認同,這種透過暴力的方式,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但是楚行的行為,妙就妙在,他是坐寇。
他只要佔據一片土地,他就可以分配土地,獲取百姓的支援,也就是說,救民軍不僅僅在軍事上跟大明鬥爭,在拉攏民心上,也是在跟大明鬥爭。
因為擱在之前,白蓮教鬧匪,朝廷來剿滅,很容易就能將反賊和百姓分化瓦解,讓起義軍成為無根之水。
但是救民軍並不是這樣的,他不僅僅可以讓他治下的百姓跟他站在一起拼命作戰,而且可以動搖大明治下的百姓。
因為只要這一套歪理學說傳播出去,大明治下的百姓就知道,救民軍是來救他們的,怎麼會給朝廷更多的支援呢?
而這份學說,更玄妙的地方在於,他不僅僅拉攏了最低層的那些愚昧的百姓,他還拉攏了讀書人。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握有大量的財富的,很多貧民階層,都是花了大價錢,卻連個體面都維持不了的。
但是楚行的救民軍學說一旦擴張開來,他們不僅僅有了用武之地,還能獲取財富。
葉文豪大權在握時,對楚行的學說自然是不屑一顧的,可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讓他從一個弱者的角度去辯駁楚行的學生,他卻沒有絲毫辦法了。
因為他可以讓官府的既得利益者跟他站在一邊兒,但是他卻無法策動救民軍的那些既得利益者。
說完學府的事情之後,賽八仙繼續說道:“只要我們的讀書人培養好了,等拿下登州府和萊州府之後,我們也不用擔心人才不夠用的情況了。”
楚行也不想過於迅速的擴張,之所以進攻登州府和萊州府,是軍事上的需要,因為不滅掉登州府和萊州府的兵馬,旋即救民軍就有可能面臨兩面夾擊。
只有拿下登州府和萊州府,最起碼也要將孫元化的元氣消耗掉,這樣才能專心致志的對付山東巡撫餘大成。
有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內政,還要考慮軍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