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戰後事(第1/4 頁)
“陳二黑!”劉必顯回到營帳之中,沒過多久,便迴轉歸來,卻是持續進行戰後封賞。
其中最為惶恐的,自然是第三兵團兵團長陳二黑,聽聞自己的名字,他幾乎是下意識的跪在地上,然後用膝蓋不斷上前。
“大王令,第三兵團兵團長陳二黑,先與前敵總指揮齷齪,復臨陣無能,行自私自利之事,幾乎釀成大禍,念戰場之上覆立新功,剝奪出身以來的戰功、文字,貶斥為水師為卒,待交通通暢,即刻上任。”
陳二黑感覺天旋地轉了一番,但好歹保住了一條命。
陳二黑數度想要起身,前去辯駁一番,但終究沒有這個膽氣,最終放棄。
劉必顯卻起身攙扶起顫顫巍巍的陳二黑,從腰腹之中拿出一本冊子,遞給了陳二黑,苦笑一聲說道:“陳將軍,你可怨王上?”
陳二黑哽咽道:“王上仁慈,留我一命,便已經是天大的恩德,在下豈敢怨恨?”
劉必顯輕輕頷首道:“你是陛下的老將了,陛下什麼人,你心裡想必也很清楚,此次戰場上,不論是您,還是貴部,表現確實差強人意,不過大王又豈會一棍子將你打死,這是大王多年來研讀兵書、史書的心得冊子,你拿回去好生研究,以待未來重啟之日吧。”
陳二黑雙目流淚的接過冊子,翻看了兩眼,第一頁便寫著,贈陳二牛,願汝不忘救國救民之志,砥礪前行。
陳二牛小心翼翼的將冊子放好,對準大營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旋即在親兵的侍奉下退下戰甲,交還指揮刀,也不等交通暢通,便匆匆上任去了。
“潘興!”而唸完陳二黑的王令之後,劉必顯並未轉回,而是再次掏出一張王令,對潘興宣讀王命,“虎賁旅旅長潘興,有功無過,依舊任原職,領虎賁旅,待戰後再細細封賞。”
潘興一臉無所謂的跪地行禮,至於封賞他完全不在乎,大不了就去給大王做個親兵。
“紅娘子、綠姑忠勇可嘉,追封紅娘子為二品鎮國將軍,弇山伯,李巖之子可承襲爵位,不減等。賜綠姑為從四品宣武將軍,任白蓮騎兵獨立團團長。”
待劉必顯迴轉,申濟芳即刻從營中走出,宣讀王命。
“陳二牛不負王命,去軍團長之職,仍任虎賁旅副旅長……具體封賞遷移,待戰後細細核定。”
到此為止,眾人已經明白,這是大王在此戰結束之後,便開始透過王命的形式,對最高階別的軍官進行表態式的賞罰。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這種級別的封賞,不可能一蹴而就。
具體的封賞和處置,恐怕要等這一戰徹底平息之後,透過兵部、大都督府、內閣多方研判,才能有真正的結果。
所以只能用這批拔尖的人做出姿態來,讓上下有個譜,也好心安。
而最為關鍵的幾個問題,比如陳先贇身為前敵總指揮,其是否算合格?
再比如,旅長級別的軍官、團長級別的軍官,大規模戰死,但是其在戰場上並未完成任務,到底是否要表彰,要以什麼規格表彰?
再比如,陳二黑在戰場上盲目施為,意圖搶奪戰功,而被委以重任,又並未大放異彩,大王經過此戰,該怎麼處置?
眼下,一道道王命,基本上算是都有了答案,自然讓眾人逐漸心安。
不過,問題在於,這些人都有了,為何劉青山什麼都沒有?
實際上,此時劉青山早就心裡發涼,畢竟他雖然收復了梁山兵馬,但是在主戰場上,卻並未立下多少功勞。
反而是大戰過後,自己的手下李青山,撿了個大便宜,滅了祖寬。
莫非大王,還是一如既往的嫌棄自己?不想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嗎?
“劉青山!”
而就在這時,劉青山的老友胡爺從軍帳中踱步而出,環顧一週之後,才喊出了讓所有人等待的名字。
不過說實話,胡爺的表情似乎有些過於嚴肅,所以劉青山不敢有絲毫怠慢,以至於下意識的跪在地上。
胡爺道:“起來接王命吧。”
聞言,劉青山心中更是惶恐,大王讓我站著接王命,這時擺明了要對不起我。
下意識的想要攥起拳頭,衝進去問問大王,為什麼這般對待自己。
但是片刻間,他就釋然了。
人家陳二牛都能等,自己為什麼不能等?
當下起身,拱手行李道:“謹遵大王令。”
胡爺開口道:“大王令,昭勇將軍、第一兵團副兵團長、臨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