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入城、明官寧死不降(第2/3 頁)
逃到不知道哪裡去了,而投降的官員只有一些低品級的小雜魚。
這讓李大虎他們是相當的失望,他們原本以為拿下萊州府後,能夠抓住一個大官呢,但是沒有想到得到的只是他們的屍體。
靠,這些明王朝的官員怎麼一個個都是死腦袋啊,寧願自殺也不投降!
李大虎他也不想想,這些官員們自己也不想自殺啊,但是為了整個家族以及師友等,他們是絕對不可能投降的,甚至連棄城逃跑都是不能的。
城破的那一刻,他們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那就是以身殉城,這樣他們才能夠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至於投誠大乾賊軍,那就更不用想了。
這些官員可都是有見識的,也許普通鄉野小民會以為這些大乾賊軍很厲害,會被一日三餐所吸引去當兵,但是這些官員們卻是知道,這大乾賊軍也就現在囂張一些,但是等朝廷大軍一來就蹦躂不了多久。
投誠大乾賊軍從賊,這都不僅僅是找死了,毀掉自己的一世清名不說,而且整個家族都會被自己帶入深淵。
造反啊,那可是誅九族的罪名。
他們寧願死,也不願意揹負這樣的罪名!
不過一些低品級的官員,尤其是那些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員們就是沒有太多的顧慮了,他們的很多人都是萊州府這邊的本地官員,家人都是在這邊的,投降對於他們而言就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了。
至於歸順大乾王朝,成為大乾的官員,也不是沒人這麼幹,當初在青州府有人這麼幹,在萊州府這邊自然也是會有人這麼幹的。
所以在李大虎他們入城後不久,就是看到了七八個已經表示要歸順大乾王朝的明朝低階官員了。
對於這些投誠的明朝低階官員,大乾王朝歷來都是抱著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踢到一邊的態度。
大乾王朝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明朝高階官員的投誠,而且需要他們投誠也不真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出色,而是因為高階官員的投誠能夠帶來極大的政治影響力,尤其是在讀書人階層的影響力。
這一點,是能夠直接體現到大乾王朝能夠招攬多少人才為之效力的。
雖然說大乾王朝並不需要文學大儒,不需要他們做什麼詩書文章,但是大乾王朝需要的人才,最少也得識字啊。
不管是內閣那邊需要的諸多文官,還是說大乾救民軍這邊需要的軍官,都是需要大量讀書識字的人。
大乾救民軍這邊的軍官雖然都是自己培養的,但是這個培養也得有底子才行啊,講武堂那邊可不負擔啟蒙教育,直接教授的都是天文地理,軍事學科的理論,讀書識字了才能夠聽得懂學的入啊。
所以如今的大乾王朝雖然不需要大量那些科舉小能手,不需要那些八股文章寫的好的人,但是大乾王朝卻是需要大量讀書識字的人,尤其是年輕士子。
而一旦有明王朝的高階官員,尤其是科舉正統出身的進士官員,而且還是身居高位的官員投誠大乾王朝,所帶來的附加影響是相當大的,因為這個時代的高階文官從來都不是隻代表他一個人,他身後還有親朋好友,還有同窗師生,他身後站的是一大群人。
如此也這代表著,士林階層將會對大乾王朝開一個口子,讓大乾王朝有更多的理由和底氣去招攬那些年輕讀書人為之效力,乃至引起後續更多的明王朝官員投誠。
畢竟投誠這種事,是需要有人帶頭現身說法的。
可惜的是,現在還沒有哪怕一個人願意投誠,併為大乾王朝站臺。
雖然說楚行也是假冒葉文豪的名義釋出了一些文書,試圖營造出來葉文豪是真心投誠大乾王朝的假象,但是大家都不傻,從葉文豪一直都沒有公開露面就可以猜測的出來,恐怕葉文豪雖然被俘了,但是依舊沒有真心投誠。
以至於很多人,尤其是青州府那邊的讀書人都是在觀望!
高階官員寧願死都不願意被俘虜,更別說是主動投誠了,剩下的少數低階官員雖然主動投誠了,但是作用並不大,所以李大虎也是懶得跟他們多廢話,承諾了一番他們今後只要跟著大乾王朝的步伐前進,少不了會有一番榮華富貴外,就是把這些人給打發了。
當然了,實際好處也是會給他們,比如說升官!
他們在明王朝那邊興許只是八品、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官員,但是大乾王朝很爽快的給他們來了一個升官發財,八品的升到七品、乃至六品,九品的也升為七品等。
比如說投誠之人裡頭,官職最大的是一個八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