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總攻(第1/3 頁)
戰爭可以說是極致的慘烈。
雙方不斷有人倒下,併發出陣陣慘叫。
但是很明顯,明軍這邊兒倒下的人更多一些。
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救民軍居高臨下,而且有城牆作為保護。
而城下的明軍是半點遮攔都沒有,能夠作為掩體的也只能是戰友的身體了,同時心中祈禱著:幹我袍澤,我是無辜的,別幹我。
除了地理優勢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救民軍前排作戰的長矛手,大多都是披甲的重甲長矛手。
救民軍雖然積極擴張,但是對於武器這一塊,可是從來沒有放下。
身為大王的楚行,明明知道自己的很多做法,已經非常過分了,但是卻從未鬆懈過半分嚴格要求。
所以救民軍的裝備,可以說是精良無比。
而和他們作戰的明軍長矛手,可都是一些普通衛所兵。
他們身上可沒有重甲,作為一支冷兵器部隊,明軍的披甲率並不低,但是他們的盔甲大多都是在中低階軍官以及軍官們的親兵,至於普通士兵,還是別指望能穿上價值幾十兩銀子的盔甲了。
但是救民軍裡的盔甲大多是集中使用的,除了少量重甲刀盾兵外,大部分的盔甲都是配屬給了重甲長矛手,而且因為繳獲了眾多明軍的盔甲,所以盔甲雖然還是緊缺,但是多少也是夠用。
普通無甲的明軍長矛手,和居高臨下,而且還是身披重甲的救民軍長矛手作戰,要是能夠討得了好處才見鬼了。
不過可惜的是,救民軍裡的重甲長矛手數量也不多!
如今救民軍裡的長矛手,實際上是分了兩種,一種是位於陣列第一排的重甲長矛手,他們全身披甲,手持長矛,他們的任務很簡單,防禦作戰的時候,拿著長矛擋住敵人的衝鋒,這些重甲長矛手的數量不會很多。
輕甲長矛手,他們穿皮甲或者乾脆是純棉甲,對於中遠距離的弓箭還算是有一些防禦力,但是對捅刺兵器,比如敵軍的長矛,那麼防禦力就相當低下了。
不過防禦力低下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重甲長矛手身上的盔甲實在是太昂貴了,一身盔甲光光是造價就得二三十兩銀子,楚行根本無法讓全軍長矛手都用上盔甲,只能是給前排最危險,同時也是最精銳的長矛手配屬重甲,絕大部分長矛手都是輕甲。
同時這些長矛手還會配屬一把腰刀,這腰刀是用來長矛無法使用的場合下作戰的。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救民軍的長矛手,分分鐘就能化身為刀盾手,重甲長矛手放下長矛,就能夠化身為重甲刀盾手。輕甲長矛手放下長矛,就能夠化身為輕甲刀盾手。
這一點,昔日無比輝煌的大明,也可以輕易做到。
比如說,當初北征大漠的朱棣,屬下最低配置就是這樣。也不知道明朝的皇帝們,怎麼搞的,一代不如一代。
到了天啟,明軍還能仗著裝備蹦躂蹦躂。
如今到了崇禎,可真的不行嘍。
當然了,即便是臨時變成刀盾手,這些長矛手的戰鬥力也是無法和專業的刀盾手相提並論的,因為兩者的日常訓練側重點就不一樣,而且刀盾手對於士兵的個人能力,尤其是格鬥能力還是比較注重的。
至於長矛手,則是更講究集體行動,整齊劃一的動作才能夠維持一個密集的長矛方陣。
只能是臨時用長矛手應急,作為刀盾手使用。
而現在,城頭上的救民軍的長矛手不少就已經是變成了刀盾手,因為有部分明軍衝上了城頭。
來襲的明軍自然不可能只有長矛手、炮兵,實際更多的刀盾兵才是主力,他們之中大部分都是無甲,只拿著一把鐵刀,甚至連盾牌都沒有的炮灰。
但是作為一支標準的明軍衛所部隊,他們自然也是有著精銳的!
那就是由中低階軍官、以及將領們的親兵、家丁所組成的部隊,這些人的數量不會很多,哪怕是這支四千多人的明軍部隊裡,也就那麼三四百人而已。
而這三四百人的戰鬥力,不客氣的說是要超過其總數的。
這些能夠在第一時間裡衝上城頭的明軍士兵,自然是清一色都是重甲刀盾手,而且應該是明軍將領的親兵、家丁之流,比如那些還擁擠在城牆外的普通衛所兵,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當他們衝過上來後,當面抵抗的長矛手們也是第一時間就扔下了長矛,然後拿起盾牌和腰刀迎了上去。
否則讓這些衝上城頭的明軍精銳重甲刀盾手撕破防線,建立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