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炮兵逞兇(第2/3 頁)
。
但是這玩意太超前了,將大乾的工匠腦袋瓜子砸爛了,他們也研究不出來。
不過也不是沒有收貨,有工匠腦洞大開,製造出了加強版的孔明燈,後來又經過無數次的改進,有了現在的軍用氣球。
其中核心技術,是一種採用西域原材料治成的隔熱布,需要進口,楚行已經命人進行分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自己製作。
軍用熱氣球的軍事戰略價值實在是太大了,此外此物的出現,還可以帶動大乾工業的發展。
大乾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制度,將製作耐火布的商人召集到大乾。
每一次交付耐火布,都要讓他們親自試飛,摔不死他們自己之後,大乾才會同意使用他們的耐火布。
而大乾則將其他的材料的製作加工,分包給大乾內部的商人,軍械司只負責最後的組裝工作。
這一次,軍用熱氣球,再次出現在了戰場上,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熱氣球加千里眼的模式,使得他們在數百米之外,可以清楚的觀察到了對面明軍大營的一舉一動,尤其是明軍的一些比較隱蔽的防禦工事,比如說躲在木欄後,只露出一個炮口的火炮,都是看的一清二楚。
而這些情報都是被一一記下!
接下來,這些情報將會被轉交給炮兵,屆時第二炮兵大隊裡的二十二門重炮將會對這些明軍的隱蔽炮位進行點穴式的炮擊,摧毀他們的炮火力量。
第二炮兵大隊的指揮官陳二牛接到了相關的情報後,大嘴咧咧一笑道:“讓李將軍放心,我老陳辦事絕對地道,等火炮架好,我老陳就親自指揮,一定把這些賊軍的火炮給摧毀了!”
陳二牛在趙華年手底下混了這麼久以後,總算是熬出頭了,雖然說他的文化水平還是不算高,但是對於炮兵所需要的一些知識卻是已經瞭解的清清楚楚,也勉勉強強能夠寫一封很直白的家書了。
這個陳二牛,也是諸多老一輩土匪將領裡,唯一一個會潛心學習,並甘願放棄原本看似光明的升遷。
而現在,他總算是熬出頭了!
炮兵營一分為二的時候,他就是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第二炮炮兵大隊的指揮使。
如今他麾下的第二炮兵大隊,暫時轄有三個炮兵中隊,第一中隊轄有十門五百斤火炮,第二隊轄有十二門八百斤火炮,第三隊轄有繳獲自明軍的三百斤到五百斤不等的舊炮八門,雖然火炮數量遠遠不足滿編制,而且也是質量摻差不齊,但是好歹算是有了二十多門重炮。
除了火炮外,他的第二炮兵大隊還轄有兩個炮兵運輸隊。
別看第二炮兵大隊火炮不多,但實際上第二炮兵大隊的規模可不小,兵力有一千多人,馬匹將近四百多匹。
不然的話,炮兵大隊的指揮官,也不會是掛著指揮使的官職了。
第二炮兵大隊的炮兵陣地分了兩處,一處是射程比較近的老炮所在的陣地,這一處陣地預計會前移到距離明軍大營兩百米的距離,沒辦法,雖讓這些繳獲自明軍的老炮射程就只有這麼一點,而且清一色的散彈炮,根本就沒有加農炮。
不過二十二門加農重炮的炮兵陣地,將會架設在距離明軍大營大約三百五十米的地方,這個地方可以保證安全距離,同時也能夠對明軍大營造成致命的威脅!
第一座三百五十米的炮臺很快就是構築完畢,這個時代的炮臺自然不可能多麼專業,其實只是簡單的一個小土製的高臺而已,炮口前方堆積有沙土包,用以抵擋敵軍的炮火襲擊,同時也是為了抵禦敵軍步兵、騎兵衝鋒,充當最後一道防線使用。
必要時候,炮兵營自身的火槍兵、長矛兵將會列陣於火炮前方,同時炮兵陣地附近還會安排部分長矛步兵給予保護。
明軍要想襲擊這座炮臺,他們必須經過前線步兵團隊的阻攔,同時需要衝過炮兵自身的散彈射擊,然後是保護火炮的步兵方陣的攔截,最後來到炮兵陣地前方,還需要和炮兵營自身的火槍兵、長矛兵進行戰鬥,當突破這些層層阻攔後,他們才能夠徹底的摧毀這個炮兵陣地。
幾乎每一支和大乾陸軍交戰的明軍,他們的將領都會第一時間生出摧毀偽乾賊軍炮兵陣地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看到這種嚴密的防護後,往往後第一時間放棄這個打算。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銅鼓衛城戰役的時候,明軍依仗著騎兵發起了衝鋒,不過這些明軍騎兵依舊沒能突破大乾陸軍的側翼步兵方陣,從而殺到炮兵陣地前方。
所以炮兵陣地看似自保能力很差,但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