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收孫元化(第1/3 頁)
敦促著工部的人以及後勤司的人把最後一批來自於青州府的火炮配發給了第一炮兵營,讓第一炮兵營裡的五斤野戰炮達到了十二門,七斤野戰炮達到了三門後,楚行也是再一次帶著大軍御駕親征了!
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楚行照例和楚馮氏以及楚玉兒他們吃了一頓家宴,眾人對楚行御駕親征這種事也是習以為常,只是囑咐他要多加小心,不要輕易冒險,把自己置於險境之中。
楚行對此不以為意!
開玩笑,戰場之上,怎麼會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真的到了關鍵時刻,身為三軍統帥,那也是要躍馬揚鞭的,親臨一線衝鋒的。
不將自己至於險地之中,開天闢地之大業,哪裡來的那麼容易?
據楚行所知,當初我朝太祖,那也是使用快慢機的好手!
更何況此次出征,乃是定鼎大乾之基業的關鍵一戰,能不能趁著大明與女真人的大戰在關鍵時刻,將大乾王朝推上一個層次,就看這一次了。
機會只有一次,把握不住,大明緩過這口氣來,便起碼再有十餘年的國運。
這十餘年,大明調兵遣將,怎麼不能搞死自己。
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陳奇瑜,這樣的猛將那個不夠自己喝一壺的。
所以楚行現在看似閒庭若步,其實比誰都焦急。
王朝大業能不能借此興盛,就看眼前這一戰了。
成,大乾蒸蒸日上。
敗,再次淪落為三流實力,一切從頭開始,甚至自己身死人手。
所以楚行比誰都亢奮,比誰都焦慮。
這一戰,他必須贏。
劉宇烈是吧,看老子揍得你滿臉開花。
朱大典是吧,看老子親手斃了你的性命!
不過在出行之前,楚行是要見一個人的,這個人便是孫元化。
淮安府的生活環境,還是比較適合孫元化這樣的文人的。
楚行花費重金將孫元化的家人給接到了青州府,此次大軍南下,楚行心心念唸的將孫元化一家人也帶了過來。
讓孫元化感慨的是,擔心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吃不消,楚行專門安排了隨軍醫生。
甚至連馬車也是最豪華的。
一路南下,楚行做得船隻,馬車,甚至比孫元化都低一個檔次。
孫元化觀察楚行已經許久了。
大軍南下,本來是勞民傷財的事情。
可大乾展現出的凝聚力,戰鬥力,以及素養,絕對是大明的將士萬萬不及的。
與一般的守禦部隊,預備部隊不同,楚行所統帥的上直衛親軍,現在要叫甲等野戰部隊了,其素養絕對是大乾最高的。
孫元化是懂的兵士的,不然也不會與楚行打的有來有回,甚至一度讓楚行極度頭疼。
在他看來,天下士兵大致分為四等。
最為低等的部隊,也就是烏合之眾,他們四處搶劫,沒有任何軍紀可言,現在的大明開始出現的流寇大體上就是這一等,甚至有些地方的衛所,也正在向著這種軍隊過度。
這種純屬於垃圾,不用對手對抗,他們自己就十分容易崩潰。
比他們強一些的是,則是有著完整組織構架的軍隊。
他們有著整齊的軍容,步伐一致,但是他們的鬥志並不怎麼高,打仗就是為了吃口飯,這是很多衛所的軍隊以及大明的募兵可以做到的。
而再強一些的軍隊,就是大乾的軍隊了。
他們有著統一的指揮系統,而且裝備極其精良,最重要的是他們計程車氣。
正所謂士氣可用。
這一點,從反正加入到大明的軍隊,以及大乾的救民軍,都有這種表現。
大乾為何強,就因為他們是新生的政權,將士們的家庭有了保障,將士們平素裡不斷訓練,戰場上不斷的征戰,讓他們有了必勝的信念。
但是在孫元化看來,這並不是世界上最強悍的軍隊。
可這種最強悍的軍隊,就在南下的路上,孫元化見識到了。
這種強悍的軍隊,在孫元化看來,要擁有信仰和沉默兩種必不可缺的素質。
至今孫元化難以忘記,在南下的途中。
大軍行至一處山坳之中,楚行身為君主,忽然命大軍停頓,他自己領著三四個親衛,跑到一處高地上。
數萬大軍,漫山遍野,到處都是黑壓壓的沾滿了山谷和平地。
他們有騎在戰馬上的,有推著戰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