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深夜軍議(第1/2 頁)
文澄帆就這樣沒了。
他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沒有提一句關乎於自己的身後事。
他尚未成親,也並無家人。
他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最後擔心的人,便只有視為親哥哥的楚行了。
而楚行也彷彿失了魂魄一般的放聲痛哭,底層的軍士素來知曉楚行的仁義之名,將他們當做兄弟,見君主竟然為了一個團長這般哭喪,一個個內心不知道有多麼翻江倒海,感同身受,覺得有朝一日,若是有這樣的機會,也要為大王效死。
別說換大王這般嚎啕大哭,便是大王來看看他們,他們都覺得值了。
而那些已經登上高位的文武大臣,腦海裡不由的也想起了昔日裡,大家一起打天下的畫面,大王從來沒有變,是他們逐漸忘記了當初的本心。
當然,大家內心也甚至感慨,追隨這樣一位真性情,有無數願意效死的君主,又何必擔心大乾將來國勢不振呢。
倒是那些新投的明廷官員,舊思想多少尚未改變,覺得大乾這位國軍,操弄人心的本事,真的不俗。
唯獨劉必顯,平日裡陪王伴駕的時間最長,又是細膩之人,察覺到大王今日失態,似乎與平日裡有所不同。
不過不管如何,楚行哭了許久,將近半個時辰,這才停歇了下來。
而潘興則趕忙上前幫著整理,不過臉上的淚痕和猩紅的眸子,卻已經無法遮掩。
楚行走出大帳,看著賬外的文武百官,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按理來說,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此時此刻該發表一番長篇大論來邀買人心的,可此時此刻,楚行卻不願意拿兄弟的死去這麼做。
楚行思索了良久,將胡燁喚至跟前,囑咐說道:“雖然文澄帆並未提起身後事,但是我們卻不能不做,第一件事情是要抓緊火化,屍體運回國都,安葬於忠烈祠,受軍民香火祭祀。第二件事情,我這小兄弟雖然未曾開口,但是我心裡也很清楚,他希望他的隊伍能有一面旗,今日之戰,他突破烈火,便以烈火為旗吧。”
其實楚行心中還有個念頭,烈火代表著毀滅,代表著新生,他希望這種精神可以傳承下去。
虎賁軍第一團,終於有一面屬於自己的軍旗了。
說著,又扭頭看向了左懋泰道:“我文筆有限,你起草一篇祭文,替我祭奠文澄帆,一來讓英靈得意安眠,二來以振奮軍心。”
左懋泰朝著醫院的方向恭敬行禮,說道:“文團長之忠勇,壯烈三軍,能為其起草祭文,乃是在下之幸。”
然後便當場起草祭文,筆走龍蛇,楚行觀之,確實文采飛揚,言辭懇切,讓人心生敬佩,待祭文流傳,便是比史書,也更容易為人所知,楚行這才稍稍放心。
楚行又囑託吳又可,一定要照顧好傷兵,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一定要儘可能的儲存傷兵的性命,若是過於嚴重,短時間難以恢復的,可以直接運回後方。
安置好一切,這才心神疲憊折返。
而回去旗艦之上,楚行也沒有休息的意思。
而是召集文武,前來議事。
雖然說,今日之戰,攻克利港,後方的陳二牛摧毀了敵軍的炮兵,打出了大乾的威勢,但是為了不出意外,大乾還是沒有決定一鼓作氣拿下長江防線,而是暫時退兵歇息,只留李修文在利港駐紮。
偽明也沒有反擊的意思,今日利港之站,以及其他兩路兵馬的攻擊,都給明軍造成了頗大的損失。而水戰方面,因為有何汝斌的指揮,明軍也沒有討到什麼好處,所以乖乖的選擇了防禦。
彼時彼刻,與大明一方的人聲鼎沸不同,在陸地上的明軍營地一片蕭瑟,楚行在旗艦的看臺上觀察了許久,覺得明軍的氣勢,在今日已經洩了,不過他依然要聽聽諸位臣子的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揚州府方向派來了使者。
“什麼事情,這個時候來見我?”楚行進入議事大廳,坐下身來,不等大家行禮,便開口問道。
“是臣。”燈火下,一個女官趕忙俯身行禮,“臣為大王賀,我大乾自立國以來,雖然百戰百勝,但後繼無人,免不了為外人說道,如今娘娘有喜,總算是國本穩固,軍民無憂了。”
楚行端詳了許久,才認出來,此人是伺候楚玉兒起居的一個女官,與在場眾人表現的歡喜不同,楚行則頗為感慨,“我失一兄弟,卻得一子嗣,莫非是我這兄弟的英靈庇佑,亦或是蒼天的補償?希望他長大成人之後,能繼承先輩遺志,莫讓今日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