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鄉勇之潰敗(第1/3 頁)
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六月十五日。
這本該是個日復一日,沒人在乎的日子。
畢竟在萬馬齊喑的當下,百姓日復一日的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官員們日復一日的花天酒地,享受著美好的生活。
說實話,楚行接觸過很多大明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並非想象中的那麼迂腐,他們或瞭解西方學術,想要搞科技興國,或者如同李贄一般,從內心出發,尋找治國的道理,但是在主流人的眼中,他們太離經叛道了。
東林黨也好,復社也罷,他們雖然經常結社講學,但是大多數時候,這些東西都成了他們黨爭的工具。
而這些沉迷於黨爭的人,是萬萬進不了大乾的體系的,他們只能沒完沒了的禍害大明朝去了。
然而今天,將用事實告訴這些高高在上的人們,百姓不可辱。
飽受折磨的常州府百姓,在大乾的情報人員的組織下,向那些無恥的官員,兇狠的官兵發出無情的怒吼。
其實想要改變地方人民的思想是非常困難的。
鄉勇這個東西,在很長時間,都是當地的豪強組織,保護自己財產而私設的武裝。他們的主要針對物件,是起義軍,是楚行這樣的天命大反派。
奈何吳懿韜根本不控制他的手下,縱容他的手下頻頻欺壓農民。
最後竟然直接殺了當地的一戶地主,還凌辱了人家的女兒,終於引起了眾怒。
於是乎,戰爭開始了。
在吳懿韜看來,這些當地的鄉勇,雖然有一些實力,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一群放不下鋤頭的農夫,屬於典型的烏合之眾。
而今日的搶劫事件和後續的衝突就說明了這一點。
根據他事後知道的情報,這些鄉勇竟然敢阻擋大明天軍的公然搶劫,這種事情軍隊肯定是不能慣著他們的。
但是他們也太不抗揍了。僅僅是一輪箭雨,就死了一片。
那些本來氣勢洶洶的鄉勇四處奔逃。
官兵們百姓們的抵抗激起了憤怒,這才姦淫了他們家中的女子。
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到此為止了,誰曾想他們竟然吃了雄心豹子膽,過來討要說法。
見總兵大人和御史大人皆不願意低頭,這些鄉勇竟然直接對大營發起了進攻。
所有人都沒將這些鄉勇放在心上,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這些鄉勇不堪一擊,只是一個回合,便如同土雞瓦狗一般潰敗。
吳懿韜計程車兵,雖然大多數都是臨時招募的,但是有不少蘇州當地的衛所兵馬,最主要的是蘇州的父老鄉親知道偽乾兵馬隨時可能南下,是真的捨得花錢武裝兵士。
而吳懿韜也知道,這支軍隊是他在亂世之中存身的根本,對於需要武裝士兵的武器,也從來不虧欠,所以他手下計程車兵在兵器和訓練上其實還算是可以。
鎧甲、弓弩都算齊全,甚至還有一支騎兵。
此外,劉宇烈為了拉攏吳懿韜,也想讓他在抵抗偽乾時出一份力,新打造出來的火器,也沒有獨享,而是拿出來,給他們分享了一些。
但是劉宇烈打造的火銃,也只是相當於青州府時代,大乾時候的火銃效能。
不過憑藉著鎧甲、弓弩、火器,欺負欺負老百姓們組建的鄉勇是完全足夠。
這一次,聽說當地的鄉勇竟然想造反,其實吳懿韜內心反而有些小竊喜的,如果他們真的反了,自己便可以藉助平亂的名義,繼續發一筆財
……
九里山大營外十里之外。
茂密的叢林之中,一支隊伍正在快速的行進。
這支隊伍,正是被九里山大營輕鬆重創的鄉勇隊伍。
雖然大乾對他們的要求是盡力剋制,不要與朝廷兵馬盲目交鋒,要減少損失,但是他們依然沒有忍住,而導致傷亡慘重。
如今整支隊伍狼狽不堪,將士們一個個如驚弓之鳥,絲毫沒有戰鬥的慾望。
如果不是大乾提前藏匿在鄉勇之中的幾個作戰參謀和思想教官在不斷的鼓勵他們,他們或許早就礙於天威,天下的逃跑了。
“老閻頭,這個,這個大乾的國主,不會不管我們了吧?”陳明遇本來是江陰的一個小小典史,卻不堪忍受九里山大營官兵的欺辱,暗中加入了大乾。
他的侄子陳浩仁暗中帶他去過揚州府,讓他見識了揚州府的生活之後,陳明遇覺得那才是漢家國度該有的樣子。
至於狗日的吳懿韜之流,就是一群該死的禽獸。